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近47a河北省风速演变特征

张素云  
【摘要】:本文利用河北省61个气象观测站近47a(1961—2007年)地面气象要素资料以及北极涛动指数、东亚季风指数、北半球环流指数资料和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对1961—2007年河北省平均风速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可能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河北省地面平均风速春季最大,冬季大于夏季,秋季最小;河北省四季平均风速空间分布均呈东北—西南向的带状分布特征,最大值出现在张家口西北部坝上高原,次大值出现在河北省东部沿海地区及平原地区,燕山东部盆地内风速最小;(2)1961—2007年河北省春、夏、秋、冬四季地面风速整体呈明显下降趋势;春季、冬季河北省风速的下降速度明显快于夏季、秋季;各站风速下降速度与平均风速分布状况相类似,风速越大的区域,风速下降速度亦越快;城市风速下降速度小于气候环境相近区域的郊区风速下降速度。(3)河北省四季风速存在一定的年际、年代际振荡周期。(4)春季、秋季、冬季500hPa东亚大槽强度偏强、位置偏西时,影响河北省的冷空气较强,河北省风速较大;夏季500hPa冷空气偏强,西风带上多小波动时,副高位置偏东时,河北省风速较大。河北省风速较大。(5)北极涛动、东亚季风、副热带高压等对河北省风速变化有重要影响。(6)春季、夏季、秋季河北省日照时数及气温日较差对风速有重要影响,日照时数多,气温日较差大时,湍流及对流加强,使地面风速增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洪杰;赵旭;;农田防护林防风蓄水保墒效果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3期
2 丁骏;朱业;王勤;王晶;;浙江海岛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海洋预报;2011年04期
3 蒋昕昊;徐宗学;刘兆飞;刘浏;;大气环流模式在长江流域的适用性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S1期
4 楼林;李力涛;;民用飞机客舱空气品质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22期
5 王澄海;胡菊;靳双龙;冯双磊;刘纯;;中尺度WRF模式在西北西部地区低层风场模拟中的应用和检验[J];干旱气象;2011年02期
6 万蓉;周志敏;崔春光;李武阶;徐桂荣;贺文煌;王芬芬;王丹;;风廓线雷达资料与探空资料的对比分析[J];暴雨灾害;2011年02期
7 戎春波;陈虹;;南京禄口机场一次大雾过程分析研究[J];空中交通管理;2011年06期
8 边天剑;李瀚霖;王嘉楠;;基于51单片机的简易风速测量系统[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4期
9 许志波;卢信;胡维平;邓建才;袁旭音;;风浪作用下入湖河口内源释放特征[J];水科学进展;2011年04期
10 邓明红;;日本藏王树冰[J];科学之友(上旬);2011年06期
11 胡卫娜;;风电:风行不风速[J];中国科技奖励;2011年06期
12 钮珍南;;北京大学研制成低湍流度风洞[J];实验技术与管理;1985年04期
13 李钢;陈勇;韩明爽;;露天贮煤场对区域环境的影响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14 洪雯;王毅勇;聂晓;;湿地下垫面大气边界层温、湿廓线的数值模拟及影响因素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1年04期
15 谭明艳;莫静华;李程;;基于自动观测资料的自动确定飑过站时间的研究[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1年02期
16 钱程程;陈戈;;卫星遥感中风场对降雨飘移距离的影响及误差校正[J];遥感学报;2011年05期
17 钱璇;王盘兴;姚永强;王国复;刘立勇;张永婧;;中国天文气象条件的时变特征[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1年07期
18 贾永君;张杰;王岩峰;;基于微结构图像的风生微尺度波频率谱初探[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1年04期
19 张瑞波;魏文寿;袁玉江;杨青;喻树龙;张同文;尚华明;陈峰;;树轮记录的天山南坡阿克苏河过去300a径流变化特征[J];冰川冻土;2011年04期
20 章始红;卓玉生;;唐山港京唐港区海域的风、波浪统计分析[J];港工技术;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同景;徐德;;智能控制策略在55/11kW风力发电机控制中的应用[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黄永建;贾建勇;王晓波;;储煤场扬尘控制的探索与实践[A];冶金循环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毕忠新;;承钢2500m~3高炉以回旋区指数控制下部制度的探索实践[A];河北冶金学会炼铁技术暨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郑国跃;毛华仁;;布质风管在空调工程上的应用[A];上海市制冷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宁;杜子璇;史培军;崔维佳;李春华;;沙尘风险度研究中数量化理论Ⅱ的应用[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一)[C];2006年
6 杜守涛;高斌;程旺生;王玉会;;高炉下部煤气流分布与压损关系数值分析[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范开国;傅斌;甘锡林;黄韦艮;贺明霞;;风速风向对SAR浅海水下地形成像的影响[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8 杨金来;侯志勇;李展;匡袆;赵英云;;鼓风动能对高炉冶炼的影响及控制[A];河北冶金学会炼铁技术暨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雷林;毛志华;;利用微波辐射计(SSM/I)五通道数据反演海面风速[A];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进展大会论文集(Ⅰ)[C];2008年
10 史有瑜;;不同观测频率风要素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差异[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三届气象综合探测技术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军;北极涛动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的诊断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2 于乐江;西太平洋—印度洋—青藏高原气候系统在南海夏季风爆发过程中的作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3 孙川永;风电场风电功率短期预报技术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4 魏科;北半球平流层极涡年际和季内变异及其对东亚冬季风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7年
5 王雨;APRAMVI算法及气溶胶间接气候效应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6 王鹏祥;西北地区干湿演变及其成因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7 王铁行;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计算原理及临界高度研究[D];长安大学;2001年
8 汪季;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植被抑制沙尘机理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9 程永存;一种新的风浪谱模型及其在高度计风速反演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10 刘慕广;两类大长细比桥梁构件的风振特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素云;近47a河北省风速演变特征[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2 杨之俊;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故障控制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3 杨小怡;北极涛动的季节性差异及其结构机理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4 何春;北极涛动与中国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关系与机制及其与南方涛动关系初步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2年
5 胡秀玲;北极涛动、极冰与东北冬季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关系[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6 王堰;基于GIS的重庆市风速空间扩展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7 邓伟涛;夏季北极涛动(AO)、东亚夏季风与中国东部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关系[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8 张国耀;计算机在风速传感器测试技术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9 程胜;北半球平流层大气季节内振荡及其与对流层关系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5年
10 司媛媛;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模拟监测系统[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徐扬;气象专家:“北极涛动”或致北方低温多雪[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湖北 黄迎;风扇不支持风速测试引起故障[N];电脑报;2004年
3 成池;湖北开展山区送电风速研究[N];中国气象报;2009年
4 记者 李江天;北极涛动“冻”出59年来最冷春天[N];辽宁日报;2010年
5 ;北极涛动与中国气候[N];科技日报;2003年
6 本报首席记者 任荃;风变小了,风能发电怎么变[N];文汇报;2009年
7 董秋彤;MPV市场瞩目瑞风速度[N];中国企业报;2004年
8 ;TCL风速K10一机全能[N];电脑商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吴越;这一夜,我们一直在坚守[N];中国气象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冯永锋 本报通讯员 于顺丞;冷春热议[N];光明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