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波脊的超声兰姆波信号分离
【摘要】:随着材料科学和工业技术的高速发展,板材已广泛地应用于航天航空及信息科学等众多工业领域。相对于传统的超声逐点扫描,兰姆波(Lamb Wave)检测具有传播距离远、-次性检测范围大、快捷、高效等优点。但是由于自身频散、多模式特征及检测机理的复杂性,兰姆波在工业中的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本文主要工作如下:
首先简要介绍了兰姆波的基本理论及几种常见的时频分析方法,采集同一源信号传播到不同距离处的信号,将信号的时域宽度与幅值相结合,来验证兰姆波的频散特性,并对单模态的兰姆波信号进行时频分析。
接着,研究了连续小波变换及小波脊理论,并详细介绍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多脊提取的crazy climber算法。然后,采用小波脊的方法对单模态的兰姆波信号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和研究,表明,兰姆波信号的小波脊以及脊线上对应的信息能够很好地反应信号的频散现象,且根据小波脊线上的信息可以对兰姆波信号重构。接着,将单模态的兰姆波信号与不同类型信号混合,采用小波脊方法,将兰姆波信号分离出来。仿真结果表明了小波脊方法的有效性,在与渐近信号分离时要考虑脊的分辨率问题。
最后,采用多种时频分析方法对多模式兰姆波信号进行时频分析,同时也采用小波脊方法对多模态的兰姆波信号进行分离。当信号瞬时频率比值大于2时,我们直接根据信号分量对应的脊线及脊线上的信息,对信号进行分离;而瞬时频率比值小于一定值时,我们采用公共脊将多个分量一起分离出来。从而使待分析信号在后期易于识别及分析处理。
|
|
|
|
1 |
邓明晰;兰姆波液位测量的研究[J];传感器技术;1995年02期 |
2 |
吴一辉,贾宏光,鞠挥;激光激发兰姆波(英文)[J];光学精密工程;2001年04期 |
3 |
马伟方,施文康,侯毅,邓明晰;兰姆波切向特性理论研究[J];压电与声光;2001年02期 |
4 |
邓明晰;液体层-压电薄板中兰姆波对液体密度的声传感[J];传感器技术;2000年01期 |
5 |
马伟方,施文康,邓明晰;液体-压电晶片界面兰姆波激发的理论研究[J];压电与声光;2000年06期 |
6 |
邓明晰,刘镇清;有液体层负载时压电薄板中兰姆波的传播特性[J];压电与声光;2000年03期 |
7 |
Kohji Toda,Koichi Mizutani,郑文胜;采用三个叉指换能器的兰姆波频率调制器[J];压电与声光;1985年06期 |
8 |
张海燕;孙修立;石志东;陈娜;肖悦娱;;光纤非本征法布里-玻罗传感器兰姆波检测灵敏度分析[J];声学技术;2009年04期 |
9 |
张海燕;曹亚萍;于建波;陈先华;;采用单个压电传感器的单模式兰姆波激发频率的选择[J];物理学报;2011年11期 |
10 |
唐守锋,杜玉远,李刚;基于兰姆波主动监测的虚拟仪器系统[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05年10期 |
11 |
曾晟;禤莉明;苟小龙;何祖威;;板中Lamb波传播过程仿真分析[J];计算机仿真;2005年12期 |
12 |
潘波;高倩;张华;;黏弹性薄板中激光激发兰姆波的三维有限元模拟[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0年12期 |
13 |
李刚;石立华;王鑫伟;;经验模态分解去噪技术及其在兰姆波检测中的应用[J];计量学报;2006年02期 |
14 |
李刚;石立华;袁慎芳;王鑫伟;;基于预置压电阵列的Lamb波检测技术研究[J];压电与声光;2008年03期 |
15 |
苗晓婷;李富才;孟光;;结合时间逆转的兰姆波与加权分布成像算法对多损伤识别的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16期 |
16 |
白韶红;;声表面波物理传感器[J];自动化与仪表;1991年02期 |
17 |
;电子元件、组件[J];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2000年06期 |
18 |
;文摘选辑[J];压电与声光;1985年06期 |
19 |
;电气和电子工程用材料科学[J];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2001年06期 |
20 |
;传感器[J];电子科技文摘;2001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