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硫酸盐增多对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年代际转型的影响
【摘要】:本文使用全球大气模式(GFDL-AM2)对人为硫酸盐气溶胶直接气候效应进行了模拟,研究人为硫酸盐增长对上世纪70年代末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年代际转型的影响,通过将模拟结果与观测和再分析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其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将硫酸盐和黑碳气溶胶的效应进行对比,并考察两者的协同作用。
我们完成了两组集合试验,每组集合试验各由5个成员组成,每个成员是由一自1970至2000共31年的模式积分。在第一组试验中,模式被给定随时间演变的气溶胶强迫。在第二组试验中,在东亚区域,人为硫酸盐气溶胶被固定在1970年的水平不变,其余完全同第一组试验。第一组试验与第二组试验的差异被用来分析人为硫酸盐气溶胶的气候影响。
从30年平均结果看,东亚区域的人为硫酸盐在大气顶和地面造成显著的负辐射强迫,最大值可达-3W·m-2,其引起的气温变化中国范围内绝大部分地区不超过-0.3-0.1℃,降水变化不超过-0.1-0.2mm·day-1。从年代际变化看,硫酸盐气溶胶增长引起的降水年代际变化与观测到的降水转型有很好的时空一致性,在长江中下游流域都表现为0.5-1mm·day-1的降水增多;观测中包括副热带高压西伸南移、我国东部近地面异常北风等夏季风年代际减弱信号以及对应的垂直温度、上升运动分布等均能很好地被模式再现。机制上,硫酸盐气溶胶通过引起负辐射强迫,造成我国中东部的大部分地区地面到对流层中层降温,其中地面最大降温幅度达到-1℃以上,由此海陆热力对比减小,使东亚夏季风减弱,雨带容易在长江中下游停留,从而导致该区域降水增多。于是,硫酸盐气溶胶增多对长江中下游降水年代际转型有重要贡献。
与黑碳的对比以及对两种气溶胶协同作用的模拟表明:从年代际变化看,黑碳气溶胶在地表同样引起减温效应,大值可达-1℃,因此存在与人为硫酸盐类似的使夏季风减弱和长江流域降水增多的效应,量值同样可达0.5-1mm·day-1以上。而两种气溶胶协同作用则与单独作用体现出完全不同的特征:协同作用使长江以南降水减少达1mm·day-1以上,地表升温0.6-1℃。从机制上,两种气溶胶的协同作用阻断了中国东部夏季风的水汽输送,使整个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减少。两种气溶胶协同作用与单一气溶胶作用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
|
|
|
1 |
杨素英,王谦谦;近50a东北地区夏季气温异常的时空变化特征[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
2 |
王绍武,朱锦红;国外关于年代际气候变率的研究[J];气象学报;1999年03期 |
3 |
钟姗姗,何金海,刘宣飞;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年代际变率及其突变特征[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
4 |
施能
,陈绿文
,夏冬冬;全球陆地年降水量与ENSO关系的初步研究(英文)[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2年06期 |
5 |
徐桂玉,杨修群,孙旭光;华北降水年代际、年际变化特征与北半球大气环流的联系[J];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03期 |
6 |
王东晓,谢强,刘赟,刘钦燕,杜岩;太平洋年代际海洋变率研究进展[J];热带海洋学报;2003年01期 |
7 |
孙照渤,陈海山;年代际气候变化的研究进展[J];山东气象;2004年01期 |
8 |
李桂忱,马振骅;从实测径流看华北地区水资源[J];高原气象;1999年04期 |
9 |
徐建军,朱乾根,施能;年代际气候变率问题的研究[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
10 |
李崇银,朱锦红,孙照渤;年代际气候变化研究[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2年02期 |
11 |
孙亮,穆穆;温盐环流稳定性以及年代际变率的研究进展[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3年04期 |
12 |
史历,倪允琪;近百年来热带太平洋海温年际及年代际时间变率特征的诊断研究[J];气象学报;2001年02期 |
13 |
容新尧,杨修群;全球海洋环流模式中上层海洋对表面强迫的响应和调整 Ⅱ.年代际变率[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5年03期 |
14 |
杨修群,朱益民,谢倩,任雪娟,徐桂玉;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研究进展[J];大气科学;2004年06期 |
15 |
江志红,屠其璞;国外有关海气系统年代际变率的机制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1年04期 |
16 |
段明铿,王盘兴,林开平;我国夏季东部区域降水异常年代际、年际变化分析[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
17 |
徐建军,朱乾根,施能;近百年东亚冬季风与ENSO循环的相互关系及其年代际异常[J];大气科学;1997年06期 |
18 |
王喜红,石广玉;东亚地区人为硫酸盐的直接辐射强迫[J];高原气象;2001年03期 |
19 |
王东晓,刘征宇;太平洋年代际海洋变率的信号通道[J];科学通报;2000年08期 |
20 |
龚强,王盘兴,汪宏宇,李丽平;东北夏季降水异常的年代际、年际构成及成因分析[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