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东北冷涡对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可能影响
【摘要】:本文利用美国环境预报中心和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及由吉林省气象局科研所提供的东北冷涡日历表,对1951/1952—2008/2009年58年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的时空演变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冬季东北冷涡对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影响及其可能物理机制,以及几种典型的与东亚大气环流密切相关的大气遥相关型在冷涡影响风暴轴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研究发现:
(1)在东北冷涡对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影响方面:发现冬季东北冷涡发生天数变化与北太平洋风暴轴强弱变化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当冬季东北冷涡活动频繁时,北太平洋风暴轴强度是减弱。通过莫莱小波交叉谱分析发现,冬季东北冷涡发生天数的年际变化对北太平风暴轴强度产生了影响,存在准3年尺度上的相关关系。在冬季,当东北冷涡天数偏多时,从东亚到西北太平洋沿岸低层温度降低,低层冷空气位于副热带急流和北太平洋风暴轴上游,并在纬向上处于它们之间,加之冷平流的作用,给两个区域带来了正好相反的局地斜压性的改变:副热带急流所在区域斜压性增加,变得强而窄,位置南压;而北太平洋风暴轴所在区域斜压性减小,同时由于西北太平洋区域低层温度降低,使得有利于涡动形成的波源效应减弱,风暴轴强度减弱;反之亦然。
(2)在冬季,WP型遥相关指数与东北冷涡天数的相关系数最高(-0.47),而且WP指数与东北冷涡天数所回归的高度距平场及纬向风距平场的分布形势在冬季也极为相似,即:当WP型处于负位相时(对应东北冷涡天数偏多),500hPa位势高度距平场表现出以东亚-北太平洋西风急流气候平均位置为轴线,其南北两侧呈正负异常中心的反位相分布形势,而300hPa纬向风距平场表现出东亚-北太平洋西风急流位置南压的形势,这些形势均有利于东北冷涡活动的增强。因此表明,冬季WP型可能是影响同期东北冷涡活动最重要的遥相关型。
(3)其他几种典型的大气遥相关型与东北冷涡活动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可以概括为:在冬季,当欧亚型处于正位相,北极涛动处于负位相时,东亚冬季风增强,东亚-北太平洋急流位置偏南,东北冷涡天数偏多。欧亚型为仅次于太平洋西部型与冬季冷涡活动的环流背景对应最好的遥相关型,而太平洋北美型与冷涡活动关系不大。这些与东北冷涡活动关系密切的遥相关型,在冬季冷涡影响北太平洋风暴轴的活动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
|
|
1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7年第30卷总目次[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
2 |
韦晋;朱伟军;;天气尺度瞬变波滤波方案比较分析[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
3 |
何花;聂绩;谭本馗;;北半球冬季风暴轴与ENSO循环的关系及其能量平衡特征[J];气象学报;2009年02期 |
4 |
张丰启;东北冷涡特征及其关键区的计算机识别[J];气象;2001年09期 |
5 |
蒋尚城,杨向东,商树荣,顾雷;卫星多通道观测揭示的东北冷涡异常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
6 |
孙力;东北冷涡持续活动的分析研究[J];大气科学;1997年03期 |
7 |
白人海,孙永罡;东北冷涡中尺度天气的背景分析[J];黑龙江气象;1997年03期 |
8 |
孙力,安刚,廉毅,沈柏竹,唐晓玲;夏季东北冷涡持续性活动及其大气环流异常特征的分析[J];气象学报;2000年06期 |
9 |
王晓明,王新国,秦元明,高玉庄;东北冷涡暴雨的天气概念模型[J];吉林气象;2003年01期 |
10 |
刘成歧,李贵臣,陈连友;东北冷涡移动路径的统计预报[J];大气科学;1976年01期 |
11 |
朱平盛;东北冷涡下的山东强对流天气[J];山东气象;1986年03期 |
12 |
白人海;东北冷涡加密观测事实的分析[J];黑龙江气象;1997年04期 |
13 |
孙力;一次东北冷涡发展过程中的能量学研究[J];气象学报;1998年03期 |
14 |
王明洁,孙永罡,于振东,高煜中,金瑜;东北冷涡加强减弱过程的涡度收支和动能诊断[J];黑龙江气象;1998年01期 |
15 |
孙力,安刚,高枞亭,唐晓玲,丁立,沈柏竹;1998年夏季嫩江和松花江流域东北冷涡暴雨的成因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2002年02期 |
16 |
王永亮,周德平;一次东北冷涡天气飞机增雨作业过程分析[J];辽宁气象;2002年04期 |
17 |
王永亮,周德平;适合人工增雨作业的东北冷涡天气气候特征分析[J];辽宁气象;2003年02期 |
18 |
陈艳秋,余志豪;东北冷涡的位涡动力诊断模型及应用[J];气象科学;2003年04期 |
19 |
周德平,陈宝君,宫福久,耿素江,王吉宏;一次东北冷涡降水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J];辽宁气象;2004年02期 |
20 |
刘敏,汤达章,胡志群,梁明珠,王新国;东北冷涡的多普勒雷达资料特征分析[J];气象;2005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