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SO振荡的时空特征分析以及不同风应力强迫海洋的数值试验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海表温度(SST)、风应力场、海表面气压(SLP)等NCEP/NCAR再分析的月距平场对于Nino3.4指数的准4a(QQ)和准2a(QB)振荡成分的线性和非线性响应,接着用MSSA(多通道奇异谱分析)对风应力场进行时空特征分析,最后用一个热带太平洋动力海洋模式研究具有不同振荡性质的风应力场对海洋强迫作用的重要性及差异,寻找ENSO不规则性的原因。通过研究表明,(1)ENSO振荡的准4a成分是最主要的形态,准2a是第二重要的振荡性质。(2)在准4a或准2a振荡下,SLP、SSTA、τ_x、和τ_y的月平均距平场对于Nino3.4指数的线性响应占主导地位,ENSO振荡的冷暖事件间具有明显的空间的对称性。(3) 热带太平洋东部伴随着西风应力异常以及向赤道辐合的经向风应力异常,能够有利于驱动El Nino事件的形成,而且当风应力异常强则对应的那次El Nino事件也偏强;当东风应力异常偏强及经向风应力异常向赤道南北两侧辐散偏强则与La Nina事件对应。(4)纬向和经向风应力距平场具有准4a和准2a的振荡性质,但是位相存在差异,因此共同作用下造成ENSO振荡既有准4a和准2a的周期性,又有不规则性,对于ENSO事件的预报带来不确定性。(5)风应力距平场具有空间非对称性,同时又有时间非对称性:80年代以后,太平洋中部的西风异常偏强;从赤道两侧向赤道辐合的经向风应力异常偏强。因此海洋对于风应力的响应表现了同样明显的年代际变化,这可能是80年代以来El Nino事件比较特殊、强度普遍偏强,爆发了历史上最强的El Nino事件的原因之一。
|
|
|
|
1 |
赵珊珊,杨修群;一个海气耦合环流模式中的ENSO循环特征及控制机理[J];气象科学;2000年03期 |
2 |
陈乾金,赵振国,王丽华;夏季长江中下游冷热、旱涝和东部近海台风活动及其与ENSO关系的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2000年01期 |
3 |
江爱良;ENSO事件及其对全球生态环境的影响[J];成都气象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
4 |
宋家喜;ENSO知识讲座[J];海洋预报;2001年01期 |
5 |
宋家喜;ENSO知识讲座[J];海洋预报;2001年03期 |
6 |
宋家喜;ENSO当前状况及其近期预测──今年年底前后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不大[J];海洋预报;2001年04期 |
7 |
毛燕军;ENSO与浙江省1998和1999年汛期天气的关系[J];气象科技;2001年01期 |
8 |
陈兴跃,王会军,薛峰,曾庆存;大气季节内振荡:其全球同步性及其与ENSO的关系(英文)[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1年03期 |
9 |
黄荣辉,陈 文;关于亚洲季风与ENSO循环相互作用研究最近的进展[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2年02期 |
10 |
张人禾,巢纪平;对ENSO循环机理的一些新认识[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2年02期 |
11 |
丁裕国,程正泉;关于ENSO及其统计预测方法评估[J];山东气象;2002年03期 |
12 |
严邦良;ENSO事件中纬向异常流反向与东西侧边界反射的联系[J];大气科学;2003年03期 |
13 |
张人禾,周广庆,巢纪平;ENSO动力学与预测[J];大气科学;2003年04期 |
14 |
宋家喜;ENSO知识讲座 第六讲 ENSO对气候的影响[J];海洋预报;2003年01期 |
15 |
容新尧,杨修群;全球海洋大气耦合环流模式中的ENSO特征对气候背景态改变的敏感性[J];气象学报;2003年01期 |
16 |
何萍,尹辅朝;ENSO对云南气候的影响[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
17 |
翟盘茂;国内外ENSO监测和预测技术分析[J];浙江气象科技;2003年02期 |
18 |
王绍武,朱锦红,蔡静宁,闻新宇;ENSO变率的不规则性[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S1期 |
19 |
莫嘉琪,林万涛;ENSO非线性模型的摄动解[J];物理学报;2004年04期 |
20 |
黄荣辉,陈文,严邦良,张人禾;Recent Advances in Studie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East Asian Winter and Summer Monsoons and ENSO Cycle[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4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