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葡萄的品质指标分析及其与气象条件关系的试验研究
【摘要】:根据2004-2005年我国北方6省酿酒葡萄主要产区葡萄取样和宁夏芦花台园艺场田间试验资料,分析了生长季影响酿酒葡萄主要品质因子总糖、总酸、pH、单宁的气象因子和影响时段,并建立了关系模式,提出了影响酿酒葡萄品质的定量气象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方法(AHP)对影响酿酒葡萄主要品质因子进行综合评价,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影响酿酒葡萄综合品质的主要气象因子和影响时段。研究结果表明:(1)影响我国北方地区酿酒葡萄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是7~8月份,其次是果实着色期一成熟期。(2)影响酿酒葡萄总糖含量的气象因子有采摘前一个月≥10℃积温(∑t_(30))、果实着色期平均最低气温(T_(n45))、果实着色期平均日较差(D_(45))、果实着色期平均相对湿度(U_(45))、果实着色期降水量(R_(45))、果实着色期水热系数(K_(45))、全生育期降水量(R_g)、全生育期水热系数(K_g)、7~8月大于10℃积温(∑T_(7-8))、平均最低气温(T_(n7-8))、降水量(R_(7-8))、日照时数(S_(7-8))、水热系数(K_(7-8))和日较差D_(7-8)。其中7~8月降水量对总糖含量的影响最大,这一时期的最低气温、日照时数和水热系数对总糖含量也有重要影响。(3)当∑t_(30)561℃.d,T_(n45)13℃、U_(45)47、∑T_(7-8)1395℃.d,T_(n7-8)16.5℃时,随气象因子量值的增加,酿酒葡萄总糖含量降低,当D_(45)7.8℃,D_(7-8)7.6℃时,总糖含量随日较差的增加而增加。随着R_(45)、R_g、K_(45)、K_g、K_(7-8)增加,总糖含量线性下降。而随S_(7-8)吨增加,总糖含量线性上升。R_(45)76mm,R_(7-8)130mm,K_(45)1.65,K_(7-8)1.62时,总糖含量不易达到170g/L。采摘前35天降水量26mm、平均相对湿度64、水热系数0.57时,糖酸比(S/A)不易达到32。(4)酿酒葡萄总酸含量与果实采收前一个月水热系数K_(30)呈幂指数关系,随水热系数增加,含酸量缓慢增加。要使酿酒葡萄果实中酸含量达到5~6g/L左右,则K_(30)应控制在0.12~0.63。(5)酿酒葡萄中单宁含量与开花到成熟期积温∑T_f、8月份平均气温T_8、9月到采收期日较差D_9和采收前1个月平均最低气温呈指数关系,与8月份日照时数呈二次曲线关系。(6)酿酒葡萄中pH随着开花到成熟期平均最高气温和7~8月份蒸发量增加而增加。(7)贺兰山东麓的御马、玉泉营、广夏三基地、贺东庄园、河西走廊的高台、武威、新疆石河子酿酒葡萄品质优良,渤海湾的烟台、蓬莱、昌藜等地酿酒葡萄品质表现一般。(8)酿酒葡萄综合品质主要受果实着色期、全生育期和7-8月的降水量和水热系数的影响,其中降水量起主导作用。果实着色期日较差和全生育期平均相对湿度对酿酒葡萄综合品质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影响相对较小的是果实着色期的最低气温。
|
|
|
|
1 |
姜爱丽,田世平,徐勇;高O_2 或高CO_2 浓度气调贮藏对“那翁”甜樱桃采后生理和贮藏性的影响(英文)[J];Acta Botanica Sinica;2002年08期 |
2 |
张晓东,梁荣奇,陈绪清,杨凤萍,张立全;优质HMW谷蛋白亚基转基因小麦的获得及其遗传稳定性和品质性状分析[J];科学通报;2003年05期 |
3 |
陈鹏,何凤仁,钱伯林,韦军,王莉;中国银杏的种核类型及其特征[J];林业科学;2004年03期 |
4 |
朱震;;新型肥料及其应用前景[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22期 |
5 |
陈初红;毛浓文;胡俊;尼玛卓啦;叶林;;拉萨不同脱毒马铃薯品种产量及外观品质研究[J];西藏科技;2010年11期 |
6 |
王合理;低温贮藏对安祖花含糖量和呼吸速率及其品质的影响(简报)[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9年06期 |
7 |
魏钦平,程述汉,唐芳,李嘉瑞,张德林;红富士苹果品质与生态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9年03期 |
8 |
郑永华苏新国李欠盛,李三玉,席芳;高氧对枇杷果实贮藏期间呼吸速率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及品质的影响(简报)[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0年04期 |
9 |
周青,黄晓华,叶亚新;亚硫酸氢钠影响桃树产量和质量的生理学分析[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0年05期 |
10 |
田莉玉,王玉洁,王丽荣,贺义兴,刘万;吉林省药用赋形剂膨润土资源的优选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2年03期 |
11 |
高惠兰,柳振誉,沈庆法,叶静水,陈瑞贺;温度对火鹤花生长发育的影响[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2年S1期 |
12 |
王华静,吴良欢,陶勤南;高等植物氨基酸生物效应的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03年05期 |
13 |
王贵元,金铃,夏仁学;套袋对纽荷尔脐橙果实品质的影响[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3年04期 |
14 |
马书尚,韩冬芳,刘旭峰,武春林;1-甲基环丙烯对猕猴桃乙烯产生和贮藏品质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3年06期 |
15 |
肖明武;;改善猪肉品质的综合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09期 |
16 |
王立民;谢胜利;;提升串级调速性能的仿真研究[J];科技资讯;2010年01期 |
17 |
丁波;王德炉;蔡磊;罗辉;;硒对苦丁茶品质的影响[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
18 |
董国正;西藏林芝水蜜桃生物学特性研究[J];西藏科技;1994年01期 |
19 |
谭大凤,王艳萍;钾肥对西宁地区青花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青海科技;2000年02期 |
20 |
李涤非;王静婉;车利锋;吴晓民;;乌苏里貉在电刺激采精条件下的精液品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