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OVS资料的变分同化及在暴雨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本文利用中国新开发的GRAPES 3D-Var系统,对ATOVS资料(AMSU-B和HIRS)进行了直接同化试验,同时结合WRY模式,检验了同化结果,研究了ATOVS资料在我国夏季暴雨数值预报中的作用。以2005年7月2日的一次暴雨过程为例,分析了同化结果以及预报结果,表明:(1)单独同化AMSU-B资料对初始背景场中层和中上层的要素场调整作用较大,尤其是对湿度场的调整,贡献尤为明显;同化AMSU-B资料后对24小时暴雨中心的预报在强度和位置上都有明显改善作用。(2)当同化时刻已存在降水时,同化HIRS资料只对初始背景场高层要素有一定的调整作用,但对降水预报没有改善作用。(3)在常规观测资料密集区,对于短时降水预报,同化常规观测资料比同化AMSU-B资料和HIRS资料的改善作用明显。通过个例试验,说明微波辐射率资料对我国夏季暴雨预报具有改进作用,表现出微波辐射率资料的巨大优势。另外还做了WRF模式预报能力的初步检测,发现对于暴雨中心位置的预报,WRF模式的要比MM5模式的好,但是对于暴雨中心强度的预报,又要比MM5模式的差一些。
|
|
|
|
1 |
章国材;美国WRF模式的进展和应用前景[J];气象;2004年12期 |
2 |
郜吉东,丑纪范,佘军;一种同时修正模式方程中参数的变分同化方案──基于Lorentz系统的研究[J];高原气象;1995年01期 |
3 |
郜吉东,丑纪范;数值模式初值的敏感性程度对四维同化的影响[J];气象学报;1995年04期 |
4 |
王学忠,沙文钰,端义宏;利用卫星云图变分同化初始场对热带气旋路径影响的数值试验[J];热带气象学报;2003年01期 |
5 |
张根生,黄小刚,费建芳;数值天气预报初场的变分同化及其伴随方法简介[J];气象科学;2004年02期 |
6 |
曹红妍,吴自库;一维扩散方程扩散系数的变分同化估计[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
7 |
潘宁,董超华,张文建,黎光清;变分同化及卫星资料同化[J];气象科技;2001年02期 |
8 |
尹训强,乔方利,杨永增;变分同化研究中最速下降算法的一个改进[J];海洋科学进展;2003年04期 |
9 |
王桂芝,陈纪波,吴诚鸥;关于气象资料四维变分同化的一类大规模非线性统计模型[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
10 |
沈元芳,黄丽萍,徐国强,薛纪善;长波辐射对大气变化的敏感性和在WRF模式中的应用检验[J];气象学报;2004年02期 |
11 |
王桂芝,吴诚鸥,秦伟良,王顺风,朱克云;关于四维变分同化方法目标函数的权矩阵[J];气象科学;2002年04期 |
12 |
张朝林,季崇萍,Ying-Hwa Kuo,范水勇,轩春怡,陈敏;地形对“00.7”北京特大暴雨过程影响的数值研究[J];自然科学进展;2005年05期 |
13 |
齐丹;田华;徐晶;韦方强;江玉红;;基于WRF模式的云贵川渝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系统的应用[J];气象;2010年03期 |
14 |
王喆;王振会;张玉生;;利用WRF模式对海上蒸发波导的数值模拟研究[J];海洋技术;2010年03期 |
15 |
肖安;张瑛;马中元;陈云辉;吴静;;江西“2010.6.19”特大暴雨水汽输送过程分析[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11年02期 |
16 |
闵锦忠,沈桐立,陈海山,孙麟平;卫星云图资料反演的质量控制及变分同化数值试验[J];应用气象学报;2000年04期 |
17 |
李永平,朱国富,薛纪善;应用雷达回波强度资料反演大气云微物理量[J];气象学报;2004年06期 |
18 |
包芸,唐元春;采用逐时递推同化技术修正伶仃洋外海边界水位[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5年01期 |
19 |
蔡其发;黄思训;项杰;兰伟仁;;几个典型台风路径的同化试验(英文)[J];海洋通报(英文版);2006年02期 |
20 |
曹开文;王桂臣;张红华;;连云港市一次暴雨过程的预报分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2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