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及地形对辽东半岛降水影响的数值试验和诊断分析
【摘要】:
本文采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分析了产生2004年8月3日辽东半岛大暴雨的天气形势和中尺度影响系统,指出本次大暴雨是在高空大槽形势下,由低空急流和地面中尺度低压导致的,多普勒雷达观测出了中尺度气旋和低空急流的存在及中尺度回波与其所在系统的相对运动。
本文运用MM5模式成功地模拟出了此次辽东半岛大暴雨过程,并模拟出了产生大暴雨的中尺度系统及其发生发展演变特征。通过对模拟结果分析,确定低空急流、高低空急流耦合对形成强烈的上升运动有重要作用,从而对辽东半岛大暴雨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并进一步分析得出,渤海对低空急流的生成发展、对地面中尺度低压的生成都有直接作用。
敏感性数值试验证实了渤海及辽东半岛地形对辽东半岛大暴雨的有利作用。通过比较渤海、沙漠、城市和地形高度产生的不同高度的水平风速、垂直速度、温度、水汽的变化,研究了不同下垫面造成的边界层结构特征和局地环流,揭示出渤海和辽东半岛地形使降水大幅度增强。
湿位涡诊断分析表明,本次辽东半岛大暴雨是在低层强对流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条件下发生的,其等θ_e面由水平转为陡立且密集导致湿斜压涡度的显著增长,非常有利于上升运动的发展,有利于大暴雨的发生。
对敏感性试验结果的湿位涡诊断分析表明,改变渤海地表和降低辽东半岛地形高度都使低层对流不稳定明显减弱,前者也使低空急流减弱,后者又使低空急流偏移且转向。这些反过来证明了渤海和辽东半岛地形对边界层对流不稳定和低空急流加强有促进作用,从而为降水作出有利贡献。
|
|
|
|
1 |
吴海婷,郭杰,尉文明;尧都区小麦生产与降水的统计分析[J];山西气象;2004年02期 |
2 |
哈斯,白美兰,郭文;内蒙古地区降水和土壤水分对苜蓿草地的影响及采取的相应措施[J];内蒙古气象;2003年02期 |
3 |
王计川,刘月丽,刘秀春;山西省1997年至2001年气候及影响分析[J];山西气象;2003年02期 |
4 |
梁立延;气象条件对贵港甘蔗伸长的影响[J];广西气象;1998年03期 |
5 |
李梅林,周建明;阿拉尔垦区降水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新疆气象;2003年05期 |
6 |
林敬凡,熊杰伟;河南地形高度对暴雨的影响[J];新疆气象;1994年02期 |
7 |
何小红;一九九七年夏季西藏气候分析及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J];西藏科技;1998年02期 |
8 |
胡振亮,廖必军;气象条件对缙云农田害鼠的影响分析[J];浙江气象科技;2001年03期 |
9 |
杨丽桃;尤莉;樊建平;郝文俊;王冰晨;;降水量对乌兰察布市玉米生长的影响[J];内蒙古气象;2006年01期 |
10 |
刘瑞国;王文;;地下水位变化与降水的关系分析[J];地下水;2009年05期 |
11 |
武文安;马焕香;郝新;;浅析降水对棉花产量的影响[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04期 |
12 |
李岩,孙志毅;辽东半岛北纬40°区域水文特性分析[J];水利水电技术;1998年11期 |
13 |
张荣旺,张敏,金桂莲,张涛;鄂尔多斯市水文特性[J];内蒙古水利;2002年03期 |
14 |
翟应田;环境对微机的影响及相应的预防性维护措施[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S2期 |
15 |
王利,蔡云飞;储集层参数对煤层气产出的影响[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7年03期 |
16 |
李显信;气象条件对藤稔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J];广西气象;1997年03期 |
17 |
李改枝;空间效应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J];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1997年02期 |
18 |
唐年胜,王学仁;约束Welsch-Kuh统计量与广义相关系数[J];数理统计与应用概率;1998年03期 |
19 |
张百鸣,金爱善;天津市滨海地区地热资源开发对地面沉降的影响[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8年02期 |
20 |
张清,黄朝迎;我国交通运输气候灾害的初步研究[J];灾害学;199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