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终端及其回波三维显示方法的设计
【摘要】:
随着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业务应用和理论研究的快速发展,雷达资料的分析处理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本文设计的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终端系统既满足了业务上的需求,实现了雷达回波实时显示、雷达远程控制、任意两点测距、鼠标联动、基数据放大、游标读值、产品动画、基数据备份、地图编辑、危险天气警报、产品交互(VAD、弱回波区、多层CAPPI、垂直剖面、等值线)等功能,丰富了气象算法、美化了系统界面、简化了操作步骤;同时也满足科研的需求,对基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兼容不同的数据格式,对标准格式的数据进行了多种预处理以提高数据质量,对气象算法进行动态链接库封装并用插件技术进行组装以提高气象算法增减和升级的便利性。整套系统采用多线程、多窗口、多任务、交互式、模块化、插件化等技术,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可移植性、可扩展性,系统运行稳定,操作简便。
目前我国大部分雷达气象产品还是以二维的形式来表示三维结构,其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就是RHI,WER,多层CAPPI。这些产品虽然可以部分的解决对回波三维结构的分析难题,但还是不够细致,不够方便。光线投射(Ray-Casting)算法能产生三维数据场的整体图像,包括每一个细节,其原理简单、易于实现、可以生成高质量的显示图像,但计算时间较长。本文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来加速光速投射算法,例如:确定体数据在屏幕上的投影面积来确定投射光线的数量,并采用间隔投射再插值的办法来减少光线投射的次数;通过计算投射光线与体数据的交点来确定初始采样点,使用基于空间跳跃技术的Proximity Clouds算法来确定体数据中的采样点,并设定不透明度阈值来提前结束采样,从而有效减少了投射光线上的合成计算。结合其他一些加速操作,有效地提高了绘制速度,并且保证了较高好的图像质量。
|
|
|
|
1 |
陈双喜,吴长春,盛勇;合肥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的运行环境研究[J];安徽建筑;1999年05期 |
2 |
赵恒轩;;《天气雷达及其信号处理》的教学与课程建设[J];气象教育与科技;1999年03期 |
3 |
黄晓梅,陈理森,胡胜;单多普勒天气雷达在热带气旋造成的暴雨分布预报中的应用[J];广东气象;2004年01期 |
4 |
王千骐,黄涛,徐谨,高仲辉;一种基于网络传输的多普勒天气雷达信号处理器的设计[J];雷达科学与技术;2005年02期 |
5 |
吴翘;运用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强大测风能力提高台风的直接探测精度[J];广东气象;1997年S3期 |
6 |
莫子仁;714SD多普勒天气雷达故障检修二例[J];广西气象;2000年03期 |
7 |
端木礼寅,杨瑜峰,王涓力;多普勒天气雷达在气象中的应用[J];甘肃气象;2002年01期 |
8 |
陆静;陆洪涛;孟博;郭克成;;对多普勒天气雷达的欺骗干扰方法分析[J];现代雷达;2010年02期 |
9 |
李红军;李进忠;;多普勒天气雷达在沙尘天气监测中的应用[J];新疆气象;2006年06期 |
10 |
叶小岭;吉微;李玮;白洁;;多普勒雷达显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22期 |
11 |
邢立;;两种多普勒天气雷达发射机脉冲调制器分析[J];空中交通管理;2007年06期 |
12 |
匡昌武;李昭春;符木梁;王瀚;余申伟;;基于SMS的多普勒天气雷达故障报警系统设计[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8年04期 |
13 |
唐学军;唐志勇;;CINRAD/CC多普勒天气雷达光端机电源故障分析维修[J];科技风;2009年17期 |
14 |
潘新民,吴富山;多普勒天气雷达远程数据传输同步处理系统[J];气象;1999年03期 |
15 |
张伯禹;孔文甲;邸强;;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数据流程设计[J];内蒙古气象;2006年03期 |
16 |
钟波;张玉成;;牡丹江新一代天气雷达典型故障分析[J];黑龙江气象;2009年03期 |
17 |
李毅聪;曾杨;李丹;;X波段车载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介绍及常见问题解决办法[J];科技信息;2009年29期 |
18 |
何建新;王旭;刘艳;;自适应高斯频域滤波器在天气雷达中的应用[J];气象;2010年06期 |
19 |
刘慧娟;胡雯;黄兴友;;大别山地区7月份对流云合并特征的统计分析[J];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10年01期 |
20 |
赵伟东;赵冬玉;夏光滨;;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获取风廓线数据[J];中国科技财富;2009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