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不同管理模式稻田节肢动物多样性研究

黄先才  
【摘要】:稻鸭共作是有机稻米生产的重要途径之一。稻鸭共作技术以稻田为基础,种稻为目标,家鸭田间网养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本文选择通过2年的系统调查,研究稻田节肢动物的多样性情况,为稻鸭共作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基础。现将取的主要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通过系统调查,2009年共采集到稻田昆虫10目62科167种,其中天敌昆虫共计6目23科96种,害虫共计6目35科65种。稻鸭共作有机稻田昆虫共113种,天敌4目20科68种,害虫6目26科41种;绿色有鸭稻田昆虫共116种,天敌4目19科68种,害虫6目30科44种;绿色无鸭稻田昆虫共92种,天敌5目22科50种,害虫6目23科38种;常规稻田昆虫共111种,天敌5目21科68种,害虫6目26科42种。2010年共采集到稻田昆虫10目49科117种,其中天敌昆虫共计5目21科77种,害虫共计6目25科36种。稻鸭共作有机稻田昆虫共87种,天敌3目17科59种,害虫6目18科25种;绿色有鸭稻田昆虫共86种,天敌3目18科59种,害虫6目20科24种;绿色无鸭稻田昆虫共66种,天敌5目19科44种,害虫6目21科30种;常规稻田昆虫共81种,天敌4目19科48种,害虫5目21科30种。 2.两年中主要害虫均为飞虱科(白背飞虱、灰飞虱和褐飞虱)、叶蝉科(大青叶蝉、黑尾叶蝉和电光叶蝉)、蓟马科(稻蓟马)和螟蛾科(稻纵卷叶螟)等;而主要天敌昆虫均为瓢甲科(食螨瓢虫、龟纹瓢虫、异色瓢虫)、草蛉科(中华草蛉、中华大草蛉)、茧蜂科(粘虫绒茧蜂、稻纵卷叶螟绒茧蜂等)、姬蜂科、螯蜂科(稻虱红螯蜂和黑腹螯蜂等)以及小蜂总科等。 3.绿色有鸭稻田中昆虫群落稳定性较强(季节变幅小),稻鸭共作田有机田次之,绿色无鸭稻田和常规稻田最差。各类型稻田昆虫群落差异较大,稻鸭共作有机稻田与常规稻田群落相似性系数值最低。各类型稻田昆虫物种数和个体数出现高峰不同。防治模式是影响稻田昆虫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 4.调查共采集到蜘蛛11科36种,其中肖蛸科、球蛛科、皿蛛科、狼蛛科、跳蛛科等为稻田优势科,鳞纹肖蛸、锥腹肖蛸、华丽肖蛸、前齿肖蛸、卵腹肖蛸、条纹隆背蛸、八斑球蛛、隆背微蛛、星豹蛛、雾豹蛛、微菱头蛛、白斑猎蛛、纵条蝇狮等为优势种。不同类型稻田蜘蛛个体数量的季节变化动态比较一致,在水稻生长的早期,稻鸭共作有机稻田中的蜘蛛个体数量低于常规稻田,水稻生长的中、后期则相反。稻鸭共作有机稻田和绿色有鸭稻田中飞虱数量的波动比较大,而绿色无鸭稻田和常规稻田中飞虱数量的变化则不明显。2年的数据调查表明,有机稻田和绿色有鸭稻田中蜘蛛与飞虱的跟随现象比较明显,蜘蛛个体数量随飞虱个体数量的变化而变化。蛛虱比的最低值两年均出现在稻鸭共作有机稻田中,而且稻鸭共作有机稻田和绿色有鸭稻田的蛛虱比要高于绿色无鸭稻田和常规稻田。 5.鸭子的活动范围可以达到全田覆盖;白天的采食活动占33%-46%,夜晚占54%-63%,但采食与休息的频次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采食时间主要集中在上午8:00-9:00、10:30-11:30、14:30-16:30等3个时间段;夜晚的采食时间主要集中在2:30-6:00;通过对鸭子的解剖发现,鸭子主要采食植物,采食昆虫较少。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潘树良;;稻田饲养泥鰍方法[J];广西农业科学;1992年03期
2 边新年,杜玉红;硫酸铜防治稻田水绵 提高免耕小麦产量[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2年06期
3 杨保国;如何利用冬水田养商品鱼[J];农技服务;2005年10期
4 唐文联;;冬闲稻田蓄养成鱼技术[J];齐鲁渔业;2005年12期
5 郑美芬;;稻田淡水小龙虾两茬养殖技术[J];河北渔业;2008年08期
6 路志鸣;;无公害稻田泥鳅养殖技术[J];内陆水产;2008年07期
7 彭梅;高同春;段劲生;孙明娜;王梅;高智谋;;氟草烟在稻田水及土壤中残留分析方法[J];农药;2009年04期
8 曹明远;;稻田培育幼蟹技术实施要求[J];水产养殖;2009年08期
9 宋显华;;稻田养鱼[J];农民致富之友;2009年07期
10 陈晓旭;孙淑君;陈维韬;智亚楠;韩丽君;李文明;;苯噻草胺在稻田水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J];农药学学报;2011年01期
11 ;湘土(76型)稻田渗漏量测定器[J];土壤;1978年02期
12 陈礼强;;稻田多品种养鱼技术[J];中国水产;2005年12期
13 崔永全;;稻田养殖云斑技术[J];科学养鱼;2007年08期
14 左然玲;强胜;;稻田水面漂浮的杂草种子种类及动态[J];生物多样性;2008年01期
15 任卫东;;湘云鲫稻田养殖技术[J];农业知识;2001年11期
16 徐亚超;翟林香;;稻田生态养殖泥鳅技术[J];齐鲁渔业;2007年06期
17 肖祖国;李文宽;郭冰;王雷;;稻田扣蟹养殖技术[J];养殖与饲料;2008年12期
18 沈莉;;稻田水竹叶草的防控措施[J];中国种业;2009年04期
19 胡瑞兰;龚道新;沈芳;李建栋;;苯醚·丙环唑30%乳油在稻田中的残留动态研究[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0年05期
20 张圣起;因地制宜养鱼富瑶胞[J];科学养鱼;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梦华;俞双恩;丁继辉;;控制排水条件下稻田水氮磷流失环境效应的研究[A];土肥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毅勇;赵志春;聂晓;;三江平原寒地稻田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3 赵树君;崔远来;何军;史伟达;;不同水肥处理稻田氮素流失规律试验研究[A];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下)[C];2010年
4 郭龙珠;彭世彰;徐俊增;缴锡云;;优质高产稻田高效水肥管理模式的TOPSIS法筛选[A];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下)[C];2010年
5 杨丽红;顾根茂;许军;王瑛;;稻鸭共作生产技术研究初报[A];江苏耕地质量建设论文集[C];2008年
6 蒋新华;贺春强;储亚云;朱彩云;李勇;;不同有机肥料对有机稻产量影响的研究[A];江苏耕地质量建设论文集[C];2008年
7 席运官;钦佩;;稻鸭共作有机农业模式的能值评估[A];循环·整合·和谐——第二届全国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8 施艳红;花日茂;吴祥为;操海群;汤锋;岳永德;;氟虫腈在环境中的降解、转归及其生态影响[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熊继东;;低碳农业技术——水稻再生栽培[A];低碳农业与湖南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严叔平;;毒死蜱在闽西北稻瘿蚊防治上的应用研究[A];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怀锅;有机栽培对稻田动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的作用和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惠;黄河上游灌区稻田系统氮素气态损失及平衡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3 李松;稻田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脱氮除磷及其径流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张翰林;黄浦江上游地区稻田水中溶解性有机氮碳的环境行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王少先;施肥对稻田湿地土壤碳氮磷库及其相关酶活变化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聂晓;三江平原寒地稻田水热过程及节水增温灌溉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2年
7 冯国禄;减排降污控制稻田面源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技术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8 刘玉学;生物质炭输入对土壤氮素流失及温室气体排放特性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9 安辉;不同稻蟹生产模式土壤有机碳特征及综合效益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2年
10 孙爱华;三江平原稻作灌溉模式及水肥效应试验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先才;不同管理模式稻田节肢动物多样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2 侯晓莉;不同施肥措施下双季稻田固碳减排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3 杨金花;耕作与施肥方式对稻田氮素损失及利用效率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4 张雪;菌根技术在控制稻田氮磷流失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贾玉书;稻田径流养分源头减量与回用技术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6 石生伟;减少稻田CH_4和N_2O排放措施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7 臧纯;烯啶虫胺在稻田中的残留降解及其在五种供试土壤中的吸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8 贺兰;烯肟菌胺在稻田中的残留行为及光化学降解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9 易军;宁夏引黄灌区稻田氮素迁移特征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10 张苗苗;水稻三种种植模式的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红;稻田水绵要早防[N];湖北科技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刘一珉;多数人不种地,农业却更兴旺[N];常州日报;2011年
3 记者 陈翩翩;天敌防虫害 有机稻丰收[N];珠海特区报;2009年
4 记者 陈翩翩;斗门莲洲打造有机稻基地[N];珠海特区报;2009年
5 滕庆海;麻雀蜂拥“围攻”有机稻田[N];镇江日报;2009年
6 陈志奎;句容 “越光”有机稻早熟丰产[N];农民日报;2008年
7 赵武强;铜梁:有机稻卖了个好价钱,预约种植的农户多[N];粮油市场报;2007年
8 陈志奎;句容“越光”有机稻昨日开镰[N];镇江日报;2008年
9 叶圣义 质文;有机稻种植标准化示范项目通过验收[N];温州日报;2008年
10 记者 姚学文通讯员 姚开才 谢述龙;洞口种出有机稻[N];湖南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