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剂对象草和意大利黑麦草青贮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摘要】:象草、意大利黑麦草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栽培牧草,产量高,品质优良,但饲草供应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生产优质的青贮饲料可以平衡象草及意大利黑麦草在畜牧生产中的周年供应,为南方畜牧业特别是奶牛业的发展提供更为优质的饲料。本试验主要研究不同类型青贮添加剂对象草和意大利黑麦草青贮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明确它们对青贮饲料的作用效果,在此基础上研究抑制剂与促进剂组合添加及替代添加剂对牧草青贮发酵的影响,为提高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及相关添加剂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山梨酸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山梨酸对象草青贮发酵过程及青贮饲料有氧稳定性的影响。在发酵前5天,添加山梨酸降低了青贮饲料的乙酸含量和AN/TN,提高了青贮饲料中WSC含量,0.10%以上添加量处理的乙酸含量显著(P0.05)低于对照。随着青贮发酵的进行,乳酸发酵逐渐占主导,pH快速下降,各处理的乳酸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发酵过程中随着山梨酸添加量的增加,添加处理的乳酸含量有降低的趋势,乙酸含量逐渐降低,且降低了青贮饲料中酵母菌和霉菌的数量。青贮发酵14天后,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各处理降低了总VFAs含量及AN/TN,提高了LA/AA和WSC含量。上述结果表明,添加山梨酸能够有效的抑制发酵早期好氧微生物的活动,提高了青贮发酵品质。
在青贮饲料暴露到空气中的0-8天内,对照和0.05%处理的pH逐渐升高,第8天的值与其他各天差异显著(P0.05),而0.10%以上山梨酸处理在有氧阶段的pH变化较小,且显著(P0.05)低于对照各天的值。与对照相比,添加山梨酸延缓了有氧阶段青贮饲料乳酸含量的下降速度,且随着山梨酸添加量的增加,青贮饲料中的乳酸含量及LA/AA逐渐升高,添加0.10%以上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在有氧阶段山梨酸降低了青贮饲料中的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及AN/TN,提高了WSC含量,且0.10%以上处理与对照和0.05%处理差异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象草青贮中添加0.10%以上的山梨酸,能够有效的抑制青贮饲料暴露到空气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动,提高有氧稳定性,减少青贮饲料的有氧腐败。
2乙醇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乙醇对象草青贮发酵过程及青贮饲料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初3天乙醇处理的pH值下降速度较对照慢,3天后pH值下降幅度较大。随着青贮发酵的进行青贮饲料的乳酸含量呈增加趋势,第7天左右达到最大值,而且30天后乙醇处理的乳酸含量均高于对照。在发酵的开始阶段,青贮饲料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下降较快,添加乙醇后青贮饲料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和乳酸含量均高于对照,且添加处理提高了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利用效率。在青贮过程中,各添加处理青贮饲料的氨态氮/总氮低于对照处理,添加乙醇抑制了有害微生物对蛋白质的分解。添加乙醇降低了青贮发酵过程中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AN/TN,且随着乙醇添加量的增加,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及AN/TN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在有氧阶段对照组pH快速升高,而乙醇处理的青贮饲料pH升高幅度较小,各天的pH均低于对照,各处理的乳酸、WSC含量随着天数逐渐下降,但乙醇处理的含量下降较为缓慢,且随着添加量的增大而升高。对照处理的氨态氮/总氮在有氧阶段逐渐增大,且显著(P0.05)高于1.5%以上乙醇各处理。综合考虑上述试验结果,1.5%以上乙醇添加量能够有效的提高象草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
3山梨酸、乙醇与糖蜜、绿汁发酵液组合添加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本试验研究了添加山梨酸、乙醇、糖蜜、绿汁发酵液及其它们的组合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在象草青贮中分别添加0.10%山梨酸,1.5%乙醇,5ml kg-1象草绿汁发酵液,1.0%糖蜜及它们的组合(均为占鲜重的比例),结果表明,在象草青贮中添加1.5%乙醇及0.10%山梨酸均降低了pH,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及AN/TN,提高了青贮饲料中乳酸,LA/AA(P0.05)及WSC含量。添加1.0%的糖蜜,显著(P0.05)提高了青贮饲料的乳酸、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了pH及AN/TN,提高了LA/AA。绿汁发酵液和糖蜜组合添加提高了青贮饲料的乳酸、WSC含量,降低了AN/TN。1.5%的乙醇和1.0%的糖蜜组合添加及乙醇、糖蜜、绿汁发酵液三者组合添加处理,都降低了青贮饲料中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显著(P0.05)提高了干物质含量和WSC含量。山梨酸与糖蜜及山梨酸、糖蜜、绿汁发酵液组合添加均显著(P0.05)降低了pH,AN/TN,显著(P0.05)提高了乳酸,LA/AA及WSC含量。综合青贮饲料的各项指标,1.5%的乙醇和1.0%的糖蜜组合添加及0.10%的山梨酸与1.0%的糖蜜组合添加在所有组合添加处理中效果最好。
4单宁酸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本试验旨在研究单宁酸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及青贮饲料有氧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宁酸降低了青贮饲料的乳酸含量及LA/AA,随着单宁酸添加量的增加,青贮饲料的pH逐渐升高,0.5%处理的值显著(P0.05)高于对照和0.3%处理。与对照相比,单宁酸处理增加了青贮饲料的挥发性脂肪酸含量,降低了AN/TN。青贮饲料暴露到空气中pH逐渐升高,6天后对照组的pH显著(P0.05)高于0.4%以上处理,各处理的乳酸含量逐渐降低,第12天达到最小值,且对照组第12天的含量显著(P0.05)低于单宁酸处理。在有氧阶段各处理的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而且单宁酸处理含量高于对照。各处理的AN/TN逐渐升高,单宁酸处理低于对照,随着单宁酸添加量增加AN/TN呈降低的趋势。单宁酸抑制了发酵过程及有氧阶段蛋白质的降解,0.4%添加量的单宁酸能够有效改善有氧阶段象草青贮饲料的稳定性。
5不同青贮抑制剂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本试验主要研究了不同好氧微生物抑制剂山梨酸(0.10%)、乙醇(2.5%)、甲酸(4mlkg-1)、单宁酸(0.40%)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添加处理提高了青贮饲料的pH,甲酸处理显著(P0.05)高于对照。除山梨酸处理外,各添加处理的乳酸含量显著(P0.05)低于对照,且山梨酸处理显著(P0.05)高于甲酸和单宁酸处理。单宁酸处理的乙酸及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略高于对照,其他处理的含量低于对照,但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山梨酸和乙醇处理的LA/AA高于(P0.05)对照和其他添加处理。各添加处理均提高了青贮饲料中残留的WSC含量,除山梨酸处理外,其余添加处理的WSC含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甲酸处理的含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添加处理。本试验添加的抑制剂都不同程度抑制了发酵过程好氧微生物的活动,提高了青贮饲料中残留的WSC含量,但对乳酸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降低了乳酸含量。综合比较青贮饲料的各项指标,本试验中各添加剂的作用效果顺序为:山梨酸乙醇甲酸单宁酸。
6酒糟与意大利黑麦草混合青贮及有氧稳定性的研究
本试验主要研究不同比例的酒糟与意大利黑麦草混合青贮发酵过程及青贮饲料的有氧稳定性。酒糟的混合比例分别为0,10%,20%,30%。随着酒糟混合比例的增加,青贮饲料的pH逐渐降低,前7天酒糟各处理的pH均显著(P0.05)低于对照,14天后20%以上酒糟处理的pH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酒糟促进了乳酸发酵,20%以上酒糟处理的乳酸含量及LA/AA显著(P0.05)高于对照,30天后各酒糟处理的乳酸含量均高于对照,且20%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酒糟处理显著(P0.05)降低了青贮饲料的乙酸及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且随着酒糟比例的增加,青贮饲料的乙酸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第30天30%处理的乙酸含量显著(P0.05)低于对照。酒糟处理降低了青贮饲料的AN/TN,且随着酒糟混合比例的增加,AN/TN呈降低的趋势。酒糟处理延缓了发酵早期青贮饲料WSC下降的速度,提高了残留的WSC含量,第30天酒糟处理的WSC含量均高于对照,且30%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
青贮饲料暴露到空气中酒糟延缓了青贮饲料中乳酸、WSC含量的下降速度,酒糟处理的乳酸、WSC含量高于对照,8天后20%以上酒糟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有氧阶段青贮饲料的总VFAs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LA/AA逐渐降低,酒糟处理的LA/AA高于对照。在有氧阶段酒糟处理降低了青贮饲料的AN/TN,30%处理的值显著(P0.05)低于对照。
意大利黑麦草与酒糟混合青贮能够提高乳酸含量,降低乙酸含量,减少蛋白质及WSC含量的损失,在有氧阶段延迟了乳酸及WSC含量的下降速度,减少了有氧腐败,且20%以上酒糟处理效果较好。
|
|
|
|
1 |
袁锡寿;;制作优质青贮饲料的技术环节[J];农村.农业.农民;2003年09期 |
2 |
董晓玲;孟庆翔;;丙酸和丙酸菌添加对高油玉米秸秆青贮发酵品质以及瘤胃发酵参数影响的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07年15期 |
3 |
余伯良;鸡粪五种发酵法[J];农村新技术;2000年09期 |
4 |
张晓庆;金艳梅;孙启忠;王林;张慧杰;;添加剂对麻叶荨麻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J];草地学报;2010年02期 |
5 |
吕文龙;刁其玉;闫贵龙;;布氏乳杆菌对青玉米秸青贮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1年03期 |
6 |
余汝华;莫放;赵丽华;张晓明;陈瑶;;凋萎时间对青玉米秸秆青贮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7年06期 |
7 |
李翠霞;刁其玉;闫贵龙;;不同种类微生物对青贮发酵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J];饲料工业;2009年05期 |
8 |
于艳冬;孙启忠;赵淑芬;玉柱;;甜菜茎叶青贮初步研究[J];中国奶牛;2009年03期 |
9 |
郭建国;刘永刚;吕和平;张海英;姜小凤;宋尚有;;农作物秸秆的青贮和高温堆肥利用进展[J];甘肃农业科技;2008年04期 |
10 |
张磊;邵涛;;添加乙醇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J];草业学报;2009年02期 |
11 |
马君峰;张汉武;;秸秆加酶青贮技术[J];北方牧业;2010年19期 |
12 |
侯治平;青贮发酵应具备的条件[J];四川农业科技;2001年10期 |
13 |
李桂荣;影响青贮发酵的几个因素[J];当代畜牧;2000年02期 |
14 |
;青贮发酵剂[J];致富之友;2000年04期 |
15 |
郑新毅;吐尔洪;付彤;;微生物青贮接种剂研究进展与探讨[J];草食家畜;2007年03期 |
16 |
陈因,方大惟;谷胱甘肽对蓝藻Anabaena7120固氮氧稳定性的增强效应[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
17 |
张涛,崔宗均,李建平,杨立国,康玉凡,胡跃高;不同发酵类型青贮菌制剂对青贮发酵的影响[J];草业学报;2005年03期 |
18 |
董全忠,王可行,朱宝珠,李屯乡,朱红军,张晓生;用青贮发酵使菜子饼脱毒试验[J];中国畜牧杂志;1988年04期 |
19 |
吕靖;刘兆合;;特种青贮[J];科技致富向导;2000年01期 |
20 |
杨正文;;鲜甘薯藤青贮发酵调查报告[J];贵州畜牧兽医;1990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