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湖山休闲农业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十八大以来,随着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以及新农村如火如荼的建设,调整农业结构以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途径。在这种大环境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作为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的代表在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农业产业形态,加上城市居民更加注重在绿色环境和养生方面的消费,各种休闲农业观光园和农家乐旅游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在促进农村和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和增收、传承和发扬中华五千年农耕文明以及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全国各地千篇一律的农业观光园和休闲农庄等的建设也使得整个农业旅游变得缺乏活力和吸引力,而以主题式的休闲农业公园的兴起能够极大地丰富休闲农业旅游的形式,在全行业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休闲农业主题公园主要是以传承和展示农耕、农村文化并以农村山水田园、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为载体,能让公众对农村自然环境和人文情怀进行充分体验的综合产业园。鉴于目前已有的文献资料和国内外景观规划对休闲农业主题公园的理论研究和实际项目的规划设计相对较少,笔者结合自身参与过的南京市湖山村景观规划设计项目,本文以休闲农业主题公园为研究对象,以期为建设出富有特色、规划科学、功能完善和吸引大众的农业主题公园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理论研究依据和具有一定研究和参考价值的规划实践经验。本文基于搜集与整合多个相关学科对休闲农业主题公园研究的理论成果,通过文献归纳法、实地调研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实证研究等研究方法对休闲农业主题公园在基础理论和规划实践方面做了探索。在基础理论探索方面,厘定了农业文化、休闲农业园、主题公园和农业主题公园等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区别;结合园林学理论、都市休憩地理论、旅游经济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及发展概况的综述,归纳和总结了休闲农业主题公园的分类与特色、发展前景与发展趋势、规划原则与方法、规划要点以及规划的景观元素表达等内容;结合精选的四个国内相关领域的典型案例,分别从项目概况、景观规划特色分析、经验借鉴与不足之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对我国休闲农业主题公园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优化建议。在规划实践方面,本文以南京市湖山休闲农业主题公园规划项目为研究实例,通过前期现场实地调研,对项目区位条件、场地内外交通条件、自然资源条件、人文资源条件、政府相关政策、场地用地现状等进行基本分析,为项目总体规划和细部设计打下基础。项目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包括:规划原则和依据、规划主题与战略定位、功能分区、景观空间规划结构、道路交通规划、旅游路线规划、竖向规划、水系规划、服务设施规划等内容。同时,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对园区各个功能分区进行细致分析并对园区富有特色的局部景点进行了分析介绍,结合当地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条件,以期将湖山休闲农业主题公园规划成集休闲、观光、度假、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都市居民休闲度假园区。本文尝试通过理论研究到规划实践研究,经验总结到系统思考,分析和总结了休闲农业主题公园在规划设计方面的创新与不足之处,以期对将来的休闲农业主题公园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或规划实践提供可值得借鉴或参考之处,基于对目前国内休闲农业主题公园发展现状的探析提出对未来相关领域发展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