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新制剂的研究
【摘要】:
鉴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防治现状,本论文完成了中药防治IBD新制剂的研究,具体工作分为以下几步。
1.主药筛选:选择黄芪、连翘、板蓝根、大青叶、金银花、紫草、蒲公英和淫羊藿等入味中药制成粗提物,运用细胞培养的方法,首先测定它们对鸡胚成纤维细胞(CBF)的安全浓度,然后选择CEF安全浓度范围内各中药分别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加入到CEF举层,观察它们对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仅黄芪能抑制病毒感染CEF,因此选黄芪作为主药。
2.临床试验:根据中药组方原则,以黄芪为主药,分别以相近的原则组成3个方剂,制备成口服液,使用1043羽雏鸡进行4批临床试验,比较3个方剂对IBD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方3疗效最好、病理出血最轻、增重效果最显著。可作为新药剂的首选方剂。
3.体外验证:运用细胞培养的方法,对2个方剂抑制IBDV感染CEF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证实方3的效果最好,与临床试验结果吻合。
4.剂量试验:将方3分成高(1.5g/羽.天)、中(1g/羽.天)、低(0.5g/羽.天)三个剂量重复临床试验,同时对给药时间和疗程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中剂量并在攻毒后6h给药、连续给药4d的疗效最好,可作为该药的最佳剂量和疗程。
5.预防和增免试验:将方3单独或与IBDV疫苗合用进行动物实验,用IBDV强毒攻击,比较各组的死亡率、病理出血、存活鸡的增重、囊指数及抗体效价等变化。结果表明:方3无论是单用或与疫苗联合应用均能降低死亡率、提高特异性抗体水平,显示一定的预防和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
|
|
|
1 |
刘尧服;肉鸡传染性生长障碍综合症[J];江西科学;1988年01期 |
2 |
朱瑞良;鸡传染性贫血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J];山东家禽;1994年01期 |
3 |
王秀满;现地制取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灭能苗的尝试[J];辽宁畜牧兽医;1994年01期 |
4 |
于正永;中草药防治鸡传染性囊病[J];养禽与禽病防治;1994年03期 |
5 |
乔忠,詹丽娥,孙世兴;山西省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兽医科技;1995年09期 |
6 |
马贤春,崔金胜,张永廷;治疗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的‘妙方’[J];山东畜牧兽医;1995年02期 |
7 |
胡群敏,雷小英;瘟囊净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效果好[J];畜牧兽医杂志;1995年01期 |
8 |
周志勇,刘忠贵;鸡传染性贫血病病理形态学变化[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
9 |
范根成,杜元钊,朱万光,王志亮,刘佩兰,赵维祥;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断报告[J];中国动物检疫;1996年05期 |
10 |
郭承优;如何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效果更好[J];中国农村科技;1996年08期 |
11 |
朱庆虎;阿根廷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分离和鉴定[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1996年02期 |
12 |
李三星;鸡传染性贫血病的病理发生[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1996年16期 |
13 |
王海荣,范伟兴,袁秀芳;肉鸡传染性生长障碍综合征[J];山东畜牧兽医;1998年02期 |
14 |
张知良;鸡传染性贫血病及其防治控讨[J];中国禽业导刊;1998年04期 |
15 |
邢兰君,高社朝,邢二彬,胡改叶;鸡传染性脑脊髓炎的诊疗[J];养禽与禽病防治;1998年04期 |
16 |
严作庭,齐吉元;中草药防治鸡传染性喉气管炎[J];中兽医学杂志;1998年04期 |
17 |
王四清;一种新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变型[J];中国家禽;1999年12期 |
18 |
余先明;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的诊疗报告[J];福建畜牧兽医;1999年02期 |
19 |
马里可,艾力;金蟾健囊散和卵黄抗体在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应用探讨[J];新疆畜牧业;1999年04期 |
20 |
杨林,杜宗沛,熊永忠,王笑梅,王秀荣;黑龙江省鸡传染性贫血病的流行病学调查[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0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