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文香,刘顺,魏国树,赵斌涛;转Bt基因棉对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及潜在问题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S1期 |
2 |
李长福,吴振廷,王学林,孟海,林华峰;利用标记基因检测转Bt基因棉种子纯度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
3 |
王惠哲,赵立,王永,魏国树,魏长栓;转Bt基因棉与常规棉的棉铃虫发生特点[J];天津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
4 |
刘凤沂;朱玉成;沈晋良;;F_1代法监测田间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的抗性[J];昆虫学报;2008年09期 |
5 |
王娇娟;转Bt基因棉在美国种植情况[J];中国棉花;1997年05期 |
6 |
李俊兰,崔淑芳,张寒霜,葛朝红;转BT基因抗虫棉在中国抗虫性研究的进展[J];河北农业科学;2002年03期 |
7 |
崔瑞敏,王兆晓,耿军义,刘存敬,刘素恩,史立强,黎鸿慧,闫芳教,张香云;转Bt基因棉杂交组合性状优势及遗传差异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2003年S1期 |
8 |
徐遥,吴孔明,李号宾,汪飞,孙世龙,李祥烨;转基因抗虫棉对新疆棉田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04年05期 |
9 |
武予清,郭予元,曾庆龄;转Bt基因棉单宁及总酚含量的初步测定[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
10 |
孙伟,曹玉洪;转Bt基因抗虫棉Bt毒蛋白表达量的时空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
11 |
郭建英,万方浩,董亮,闪慧月,韩召军;取食转Bt基因棉花上的棉蚜对丽草蛉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昆虫知识;2005年02期 |
12 |
孙长贵,徐静,张青文,封红兵,汪飞,宋荣;新疆棉区转Bt基因棉对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种群数量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2002年03期 |
13 |
李长福,吴振廷,沈基长,张玉翠,林华峰;转Bt基因棉的检测和抗虫性鉴定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2年03期 |
14 |
李恺求,刘金南,陈炳阳,李明波;转Bt基因棉抗红铃虫的效果观察[J];中国植保导刊;2004年05期 |
15 |
;欧盟小规模农户转Bt基因棉生态和社会学研究项目总结会在京召开[J];中国植保导刊;2005年05期 |
16 |
王淑民;1998/99年度世界转Bt基因棉263万公顷[J];中国棉花;1999年10期 |
17 |
邢朝柱,靖深蓉,郭立平,袁有禄,王海林;转Bt基因棉杂种优势及性状配合力研究[J];棉花学报;2000年01期 |
18 |
王来法;转Bt基因棉适宜施钾量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0年05期 |
19 |
余月书,杨益众,任璐,邵益栋,钱坤;转Bt基因棉对棉田寄生物非亲和效应的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4年02期 |
20 |
牛巧鱼;美国种植转Bt基因棉防治红铃虫[J];中国棉花;1998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