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产毛性能的细胞及分子生物学调控机理研究
【摘要】:为了寻找控制绵羊主要毛用经济性状的基因座位,利用6只优质澳大利亚美利奴种公羊与配160只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母羊,产生的F_1代经半同胞交配后获得有性状记录的F_2代母羊68只,然后在F_2群体中选择与祖代公羊羊毛细度近似的6只公羊进行半同胞交配,获得有性状记录的F_3代个体共70只,其中有12对为双羔。记录了这138只F2、F3个体羊毛细度、密度、自然长度、伸直长度、回潮率5项指标,并测定了F_3代所有个体的初生重及六月龄重。对各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变异程度较大,性状间有不同程度的相关,从一个侧面预示着QTL的存在;同时,对不同交配组合的F2和F3进行了显著性检验,发现在细度、自然长度、伸直长度等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可以证明该家系可用于以上性状的QTL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