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和大米中农药多残留分析方法研究及有机氯农药残留水平分析
【摘要】:本论文在国内首次将具有中心切割的二维气相色谱应用于农药多残留分析,建立了蔬菜和大米中的农药多残留测定方法,并分析了江苏省农产品和生物体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水平。
采用具有中心切割技术的二维气相色谱-微池电子捕获器,程序升温,毛细管柱分离,建立了蔬菜中5种不同性质农药(β-六六六、p,p’-滴滴伊、毒死蜱、氟乐灵、乙草胺)的多残留分析方法。5种农药在25min内可以得到很好的分离,仪器最低检测限量10~(-13)-10~(-14)g。研究了不同的提取方法以及淋洗液对蔬菜中5种农药残留量检测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固相萃取作为前处理方法,大大缩短了前处理时间,减少了对检测的干扰,提高了净化效果和检测的灵敏度,方法的回收率在81.5%~91.8%,相对标准偏差≤11.2%,方法准确灵敏。
采用具有中心切割技术的简化二维气相色谱-微池电子捕获检测技术建立了大米中13种有机率农药(α-六六六,β-六六六,γ-六六六,δ-六六六,p,p’-滴滴涕,p,p’-滴滴滴,p,p’-滴滴伊,o,p’-滴滴涕,七氯,环氧七氯,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的多残留分析方法。改进了国家标准中采用的一些常规的前处理方法和分析手段,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固相萃取技术,操作简单、有机溶剂的使用量少、快速、高效。13种农药在30min内可以很好的被分离,最低检测限量在10~(-13)-10~(-14)g,方法的回收率为79.2%-92.4%,相对标准偏差均≤9.8%。
分析了江苏省大米、米壳、鱼体脂肪、人体脂肪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水平。通过对我省大米、米壳、鱼体脂肪、人体脂肪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水平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省大米、米壳中的有机氯农药污染水平已经降低到安全限量以下,不再是大米中主要的农药污染物。但是鱼体、人体脂肪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明显高于大米中的残留量,说明残留在农产品中的痕量有机氯农药依然能在食物链中逐级放大,最终人体内富集到相当程度的浓度,从而对人体的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
|
|
|
|
1 |
王勤;邵丽华;张存玲;高慧;王钟;;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农药残留预处理方法的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年01期 |
2 |
李国兴;施青红;凌艳艳;朱岩;;离子色谱在食品和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J];分析仪器;2006年02期 |
3 |
徐娟;陈捷;林峰;王岚;邵琳智;吴映璇;焦红;;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八种食品中甲霜灵[J];食品科学;2010年04期 |
4 |
席英玉;;食品中农药残留分析技术进展[J];福建水产;2008年01期 |
5 |
阮长青,黄明海,徐宗良;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技术[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
6 |
于维森;王孝钢;于红卫;饶小思;;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食品中37种农药残留[J];预防医学论坛;2010年12期 |
7 |
王亮,潘琇,徐婉莉,刘恩玲,谢拾冰;食品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科技;2005年10期 |
8 |
王晶,杨洁彬,陈义珍,蔡烈万;江汉平原农村食品中农药残留研究[J];农村生态环境;1998年04期 |
9 |
张忆华,杨家顺;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及一些对策[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1年07期 |
10 |
仲维科,郝戬,樊耀波,王敏健;食品农药残留分析进展[J];分析化学;2000年07期 |
11 |
乔伊;;运用GC/MS和火焰光度测定的食品中180种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J];世界农药;2006年03期 |
12 |
杜卉;;“有机磷农药降解酶”,开创环保新天地[J];时代经贸;2007年08期 |
13 |
井乐刚;食品中残留农药检测技术的新进展[J];食品科学;2002年03期 |
14 |
万宇;;农药残留分析样品前处理技术新进展[J];安徽化工;2006年02期 |
15 |
田苗;宋欢;薛园园;林勤保;李小梅;;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中胺苯磺隆农药残留[J];分析科学学报;2010年03期 |
16 |
静林;;如何为宝宝挑选含农药少的果蔬[J];启蒙(0-3岁);2010年01期 |
17 |
易军,李云春,弓振斌;食品中农药残留分析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进展[J];化学进展;2002年06期 |
18 |
刘仲端;黄蕴娴;;“杀虫脒”毒理学评价进展[J];农药科学与管理;1988年04期 |
19 |
帕尔哈提;;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9种农药残留[J];新疆化工;2005年03期 |
20 |
顾晓莉,刘思洁,孔杰,李青,杨明远,马莹,王爽,常新;食品中六六六残留量分析[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2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