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水平测度及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研究
【摘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信息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传统的工业化,已经成为各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新标志。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展信息化,以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我国信息化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江苏作为经济强省和信息化大省,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区位优势,研究信息化对江苏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利用信息化来推动江苏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首先,本文对信息化的相关概念以及其涵义进行了研讨,同时对国内外信息化水平测度模型和理论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本文根据信息化测度理论以及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选取的原则,给出了适合江苏省实际情况的信息化测度模型,测算出江苏省部分地区一定时期内的信息化水平。
其次,对南京市及江苏省部分地区信息化水平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江苏省11个地区的信息化水平进行了划分,得到四大类。而且,本文应用方差分析方法,对这四大类信息化指数的均值进行了比较,发现四大类信息化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再次,本文运用修改后的C-D生产函数,建立了江苏省各地区信息化指数与产出的面板数据模型,对信息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进一步,我们重点探讨了南京市的C-D生产函数以及南京市三次产业产出与信息化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信息化对区域经济增长有很强的带动作用,成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最后,在对信息化建设进行动因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南京市信息化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现状,针对南京市信息化建设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诸多方面提出了加强信息化建设来推动南京市经济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
|
|
|
1 |
李占稳;刘烨;王玲风;李成丽;;信息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
2 |
水家耀;;从信息化综合指数看江苏信息化建设的战略转型[J];现代管理科学;2008年07期 |
3 |
丛敬军;信息化指数模型及辽宁信息化水平的测度[J];现代情报;2004年07期 |
4 |
刘劲松;;信息化与黑龙江省经济增长关系[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
5 |
阎小培;80年代中期以来广州信息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分析[J];城市问题;1999年02期 |
6 |
彭鹏,杨玉声;湖南省信息化水平测算及预测[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
7 |
耿春燕,王爱丽,梁丽娟;信息化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统计与决策;2005年17期 |
8 |
吴新娣;王春枝;;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
9 |
王春枝;吴新娣;;信息化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J];经济论坛;2010年02期 |
10 |
陈晓华;;信息化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差异的分析——以广西、广东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年14期 |
11 |
姚凤阁,陈柳钦;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信息化水平探讨[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
12 |
邬焜,张志勇,韩韧;陕西省未来信息化发展的限制因素及对策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1998年02期 |
13 |
顾潇华,郭春丽;信息化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定——基于经济增长理论和国家信息化指数的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年01期 |
14 |
吕致文;为了城市的明天[J];软件世界;2002年10期 |
15 |
姚凤阁,陈柳钦;东北老工业基地信息化水平分析[J];东北亚论坛;2005年03期 |
16 |
胡俊杰,苏常青;云南省社会信息化水平测度及分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
17 |
姚凤阁,陈柳钦;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信息化水平探论[J];经济前沿;2004年12期 |
18 |
王春宇;东北老工业基地信息化水平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
19 |
梅彪梁;东北老工业基地信息化水平分析[J];物流科技;2005年06期 |
20 |
曹宝锋;;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