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小麦和玉米生长与土壤供氮的影响
【摘要】:
本文通过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了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小麦和玉米产量、作物吸氮量、土壤矿质氮以及氮肥利用率等的影响,旨在揭示有机无机复混肥的作用机制,为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推广施用提供理论依据,获得了以下结果:
1.盆栽条件下,有机无机肥料配施与化肥等氮施用相比,小麦产量提高1.3%-40.0%,氮肥利用率增加5.2%-44.3%。
2.田间条件下,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玉米籽粒、棒轴和秸秆产量分别比单施等氮量化肥处理平均增加19.2%、16.1%、45.6%,其中,鸡粪复混肥和菜粕复混肥配比1的产量增幅较大。小麦-玉米轮作田间试验中,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小麦产量比单施化肥处理平均增加11.8%,其中,菜粕复混肥1、猪粪复混肥2和鸡粪复混肥均与化肥处理差异显著;各复混肥处理小麦后茬玉米的籽粒产量、棒轴产量、秸秆产量分别比单施化肥处理平均增加10.2%、8.0%、38.0%。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比单施化肥能明显提高作物产量,且以鸡粪和菜粕复混肥处理增幅较大。
3.田间试验作物收获时,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的土壤矿质氮含量均高于单施化肥处理,分别比单施化肥增加31.3%-107.4%、5.9%-46.8%、7.8%-34.1%和39.5%-105.7%。表明有机无机复混肥可以调节和改善土壤氮素供应状况,提高土壤对氮素的“缓冲”能力,改善土壤供氮特征,提供较为平稳的土壤氮素供应过程。
4.与单施化肥相比,田间试验作物收获时,各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的作物氮素累积量增幅为3.8%-31.1%,氮肥利用率增幅为16.1%-144.2%,氮肥农学效率平均增幅为30.2%。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能明显提高作物的氮肥利用率,尤以鸡粪和菜粕复混肥处理最为显著。
综上所述,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可以改善土壤氮素供应状况和过程,提高土壤供氮能力,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氮素营养条件,提高氮肥利用率,获得比单施无机肥料更高的产量,表明在农业生产中有机无机复混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1 |
武翻江,张树清,罗志桢;有机无机复混肥在日光温室无公害蔬菜上的应用[J];土壤肥料;2004年04期 |
2 |
阿迪力江·克力木;海如拉·木萨;;有机无机复混肥在葡萄上的肥效试验[J];农村科技;2009年07期 |
3 |
闻升;;新型有机无机复混肥——十垧田[J];农业知识;2010年31期 |
4 |
段毅平;有机无机复混肥中有机质含量的测定[J];山西化工;2002年02期 |
5 |
曹新芳;;“桃园庄”有机无机复混肥应用效果好[J];烟台果树;2009年03期 |
6 |
王兴仁;张福锁;;积极健康地发展复混肥——试论我国复混肥料的发展方向[J];中国农资;2006年01期 |
7 |
赵定国,陆铭昌;有机肥在有机无机复混肥中的效果[J];磷肥与复肥;2004年02期 |
8 |
林先贵,束中立,吴锡军,王飞,李华,孙超;亚铵制浆废液生产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工艺及其肥效[J];中国造纸;2004年11期 |
9 |
倪健康;梁秋水;罗振冲;黄恒科;;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八角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广西热带农业;2007年06期 |
10 |
谷洁,李生秀,高华,李鸣雷,秦清军,程逵;有机无机复混肥对旱地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4年01期 |
11 |
刘广军,张振华,翟金中,康国战;有机无机复混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2002年06期 |
12 |
张益民;任玉锋;赵银宝;;利用城市污泥生产高效有机无机复混肥研究初探[J];农业科学研究;2006年01期 |
13 |
;海藻有机无机复混肥在苦瓜生产上的应用效果[J];吉林蔬菜;2011年03期 |
14 |
程远;;有机无机复混肥与常规施肥对比试验[J];农村科技;2003年07期 |
15 |
王忠和;王洪章;孙顶国;段大海;;利用葡萄酒下脚料生产有机无机复混肥[J];西北园艺(果树专刊);2007年06期 |
16 |
;节约环保型缓释复混肥的控缓释生产新工艺高浓度有机无机缓释复混肥“世纪田王”[J];中国农技推广;2009年04期 |
17 |
林始联;有机无机复混肥防结块处理[J];磷肥与复肥;2001年05期 |
18 |
王烨;陈宏宇;李传龙;杨秋连;田明昭;尤旭东;;棉花有机无机复混肥肥效试验示范[J];新疆农业科技;2007年02期 |
19 |
周泽荣;王烨;陈宏宇;李传龙;田明昭;尤旭东;;番茄有机无机复混肥肥效试验[J];新疆农业科技;2007年02期 |
20 |
;采用节约环保型新工艺生产高浓度有机无机缓释复混肥——“世纪田王”[J];中国农技推广;2009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