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NO缓解小麦幼苗盐胁迫的效应与花后盐渍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
【摘要】:
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以及灌浆期是小麦一生的重要生育阶段,对盐胁迫反应较为敏感,促进盐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建成,提高小麦花后耐盐渍能力,对于提高盐渍逆境下小麦产量形成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小麦品种扬麦12和淮麦17为材料,用0.1 mmol L-1NO供体硝普钠(SNP)进行预浸种处理20小时,研究了NO对盐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缓解效应,并在盆栽条件下,从花后7天进行渍水、盐胁迫和盐渍双重胁迫处理,处理5天,研究盐渍逆境条件对小麦籽粒产量形成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外源NO对盐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与线粒体抗氧化代谢的影响。在300 mmolL-1 NaCl胁迫下,外源NO显著提高了小麦种子发芽率、胚根、胚芽鞘干重,减小剩余种子的干重。外源NO还提高了种子呼吸速率,促进三磷酸腺苷(ATP)合成,进而提高种子淀粉酶活性,加速淀粉降解,促进可溶性总糖合成。同时,外源NO也显著促进蛋白质降解,加速氨基酸合成;外源NO提高种子线粒体中超氧岐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抑制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减少H2O2和丙二醛(MDA)的积累;此外,外源NO降低Na+含量,促进K+吸收,保持较高的K+/Na+比。
2.外源NO对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碳氮代谢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在120 mmol L-1NaCl处理下,小麦幼苗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降低,可抑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合成降低,从而影响小麦幼苗生长,降低物质积累。NO预处理能有效地抑制盐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O2-·释放和H2O2积累,提高SOD和CAT活性,降低MDA含量,从而减轻膜脂过氧化反应;外源NO还提高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加快可溶性总糖合成,促进小麦幼苗叶片碳代谢;此外,NO预处理也显著提高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内肽酶和羧肽酶活性,加快氨基酸合成。因此,外源NO有利于促进盐胁迫下小麦植株生长,提高小麦幼苗株高、鲜重和干重。
3.花后盐渍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叶绿体内抗氧化系统和ATP合成的影响。花后渍水、盐胁迫、盐渍降低了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瞬时水分利用率,并以盐胁迫和盐渍双重胁迫的效应更为显著。研究还发现,花后10天渍水、盐胁迫以及盐渍处理对旗叶净光合速率略有降低,这主要与气孔导度的下降有关,而花后18天时,盐胁迫与盐渍双重处理下净光合速率的降低则是由非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花后10天时,渍水、盐胁迫以及盐渍逆境均没有显著降低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促灭系数(qP),而显著提高了非光化学猝灭(NPQ);而花后18天时,盐胁迫和盐渍处理显著降低了Fv/Fm、ΦPSⅡ、qP,而显著提高了NPQ,表明此时旗叶PSⅡ反应中心已受到严重破坏。单一渍水处理也明显降低了旗叶净光合速率,但主要与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和吸收光能的热耗散增加(NPQ的升高)有关。盐胁迫和盐渍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绿体中H2O2、O2-·以及MDA含量,而显著降低了叶绿体中SOD、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盐胁迫和盐渍处理还显著降低叶绿体上的Mg2+-ATP和Ca2+-ATP酶活性,从而抑制了ATP合成。渍水处理也有相近的效应,但其对叶片的伤害程度远低于盐胁迫和盐渍处理。
4.花后盐渍对小麦碳氮代谢与K+/Na+平衡的影响。盐胁迫和盐渍处理显著降低了营养器官和籽粒可溶性糖、蔗糖以及茎鞘果聚糖的含量;盐胁迫和盐渍处理提高了小麦旗叶、其余叶中游离氧基酸含量,但却降低了茎鞘、颖鞘、穗轴和籽粒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导致了糖/氨比(C/N)下降。花后渍水轻微地降低了营养器官和籽粒中糖、氨基酸合成,从而也导致糖/氨比(C/N)下降。盐胁迫和盐渍处理还显著提高了小麦各器官中Na+含量,而K+含量下降,导致K+/Na+比降低。
5.花后盐渍对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花后渍水、盐胁迫和盐渍处理显著降低小麦花前贮藏氮素(花前贮藏干物质)运转量和花后同化氮素(花后同化物)输入籽粒量,从而导致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以及淀粉产量显著下降,尤以盐胁迫和盐渍处理更为严重。盐胁迫和盐渍处理能够明显降低小麦籽粒蛋白质积累量和籽粒淀粉积累量及淀粉组分含量与直/支链淀粉比。渍水处理也降低了两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积累量。
综上所述,外源NO能显著增强高盐胁迫下萌发种子呼吸速率,促进淀粉和蛋白质降解,增强糖和氨基酸的合成;外源NO也提高了线粒体抗氧化能力,从而降低线粒体活性氧(O2-·、H2O2)积累;外源NO还有利于维持种子Na+和K+离子平衡。此外,NO预处理能显著提高低盐胁迫下幼苗叶片抗氧化酶SOD、CAT以及蛋白水解酶活性,抑制活性氧(O2-·、H2O2)积累,维持较高的色素含量,促进可溶性总糖和可溶性蛋白积累,从而维持盐胁迫下幼苗叶片碳氮代谢的正常运行,缓解了盐胁迫对小麦幼苗的伤害。渍水、盐胁迫和盐渍处理降低了小麦光合作用,抑制了植株碳氮代谢,增强了小麦植株Na+积累,K+/Na+平衡失调,致使植株提前衰老,灌浆期缩短,进而降低了小麦籽粒产量,改变了小麦品质。本研究中,盐害和盐渍的负效应大于渍水。
|
|
|
|
1 |
袁海涛,傅秀云,郝鲁湘,贾德新,张超;耐盐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及其与产量的关系[J];麦类作物学报;1996年05期 |
2 |
贺立龙;单忠英;高娜娜;郭尚敬;;GABA对不同盐浓度下小麦萌发的影响[J];天津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
3 |
刁丰秋,章文华,刘友良;盐胁迫对大麦叶片类囊体膜组成和功能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报;1997年02期 |
4 |
董晓霞,赵树慧,孔令安,郭洪海,刘光栋;苇状羊茅盐胁迫下生理效应的研究[J];草业科学;1998年05期 |
5 |
李焰焰,董召荣,聂传朋,刘红权;盐胁迫下水杨酸及其衍生物对小黑麦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生物学杂志;2005年03期 |
6 |
宋士清;刘微;郭世荣;尚庆茂;张志刚;;化学诱抗剂诱导黄瓜抗盐性及其机理[J];应用生态学报;2006年10期 |
7 |
李长鼎;谢应忠;;高羊茅抗盐性研究进展[J];农业科学研究;2007年01期 |
8 |
张文会;郭磊;郭彦;魏秀俭;孟萍萍;;植物生长激素对野生大豆耐盐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5期 |
9 |
陈丹;刘延吉;吴阔;;盐胁迫对碱茅幼苗叶片内源激素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2期 |
10 |
白汝瑾;庄天明;刘杨;杨冬冬;陈火英;;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盐胁迫下番茄叶片蛋白[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7年04期 |
11 |
贾文庆;刘会超;何莉;;盐分胁迫下白三叶种子的发芽特性研究[J];草业科学;2007年09期 |
12 |
孙景宽;刘俊华;陈印平;;孩儿拳种子萌发特性和抗氧化系统对盐胁迫的响应[J];种子;2009年01期 |
13 |
陈兰;黄广远;;多效唑对盐胁迫下高羊茅耐盐性的作用[J];草业科学;2009年08期 |
14 |
孙方行;周勃;孙明高;;盐胁迫对白榆光合的影响[J];林业实用技术;2009年11期 |
15 |
张璐;张倩;叶宝兴;;盐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AMF)对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
16 |
张宝红;盐胁迫对棉花组织培养的影响[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
17 |
陈云昭,闫国华,魏爱丽,王玉国,白桦,冯文新;Ca对离体筛选耐盐大豆再生植株的影响[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
18 |
黄宇翔,贾芬;盐胁迫下番茄愈伤组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的变化[J];福建农业科技;1999年02期 |
19 |
孙小芳,郑青松,刘友良;盐胁迫下不同基因型棉花萌发生长和离子吸收特性[J];棉花学报;2001年03期 |
20 |
齐志广,张爱雨,孟伟娜,沈银柱;小麦拔节期盐胁迫对小麦近等基因系生理指标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1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