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奇穴联合常规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研究目的观察董氏奇穴联合常规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研究董氏奇穴联合常规针刺治疗肩周炎与单用常规针刺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差异,以探究治疗肩周炎更有效的方案,并进一步加深对董氏奇穴的认识。研究方法将60例符合标准的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对照2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董氏奇穴联合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单用常规针刺治疗。2组患者均被连续治疗2周,于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以评估2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肩关节活动度这三个方面的变化程度,并最终进行疗效评估。研究结果2周的治疗结束后,董氏奇穴联合常规针刺与单用常规针刺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肩部疼痛,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疗效明确(均P0.01)。1周的治疗结束后,治疗组VAS评分得分为(3.537±1.022),对照组得分为(4.267±1.324),2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390,P=0.0200.05);2周的治疗结束后,治疗组VAS评分得分为(1.173±1.334),对照组得分为(2.533±1.833),2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285,P=0.0020.05)。1周的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得分为(15.300±2.423),对照组得分为(14.767士2.674),2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809,P=0.4220.05);2周的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得分为(19.133±1.961),对照组得分为(16.933±2.363),2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925,P0.01)。1周的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关节活动度评分得分为(30.833±3.659),对照组得分为(28.100±3.827),2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828,P=0.0060.05);2周的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关节活动度评分得分为(36.333 ±4.459),对照组得分为(31.533 ±4.776),2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4.024,P0.01)。2组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估。治疗组痊愈9人(30.00%),好转18人(60.00%),未愈3人(10.00%),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痊愈3人(10.00%),好转20人(66.67%),未愈7人(23.33%),总有效率为7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董氏奇穴联合常规针刺与单用常规针刺治疗肩周炎均有效,但董氏奇穴联合常规针刺治疗在改善肩周炎患者的疼痛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肩关节活动度方面优于单纯常规针刺治疗,临床疗效更显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