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体适能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
生活方式干预无疑是维护健康、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亚健康最有效的手段,但传统的生活方式干预途径当前面临着诸多的问题,而且也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本文作者认为通过健身俱乐部这一企业形式可以更有效的实施生活方式干预。
我国健康体适能产业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很快。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的增加,使人们对自身健康的追求愿望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起健身对健康的促进作用,再加之健身对形体塑造特有的效果,越来越多的人想到了去健身俱乐部健身。在此环境下,我国的健康体适能产业迅猛发展,大大小小的健身机构雨后春笋般林立。
在健身俱乐部发展的风气之先,立足于全行业层面的高端设计,是这一行业战略发展的需要,决策层只有在快速发展中制定出适合的战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进而使健康体适能产业在快速崛起的浪潮中稳固前行,健康发展。
本论文以健康作为健康体适能产业发展战略制定的基点,以实施生活方式干预作为发展战略制定的核心理念并结合对行业环境的SWOT分析,提出了健康体适能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战略。
本论文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内容:
第1章:是本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对论文的研究背景与依据、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体适能理论,分析了体适能理论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健康适能”理论。在此部分内容中作者重新定义了商业健身俱乐部的概念,强化了促进健康的功能。并对商业健身俱乐部的服务内容、经营模式与经营目标进行了介绍。
第2章:在本部分内容中,作者回顾了健康的定义,并指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亚健康是当前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而改变生活方式是控制此类问题的重要手段。作者除了介绍了现代医学所倡导的健康生活方式外,还指出中医的“治未病”同样重视健康生活方式。二者如能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实践中结合运用,将能发挥更好的效果。在本章的最后,作者总结了当前生活方式干预的两条主要途径,并对两条途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生活方式干预的其它途径进行了探索,尤其提出以健身俱乐部为载体实施生活方式干预的想法。
第3章:是本论文的主体,在作者提出的以健身俱乐部为载体实施生活方式干预的这一核心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对行业环境的SWOT分析。提出了当前国内健康体适能产业的一系列发展战略。这些战略包括:“社会营销”战略、技术战略、以生活方式干预为纽带的联盟战略、客户开发战略、概念营销战略。最后,作者指出转变观念及培养生活生活方式干预人才是保障本论文提出的发展战略的必要条件。
|
|
|
|
1 |
黄国林;梁来德;;中医“治未病”与健康之杂谈[A];第三届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7——中医“治未病”暨首届扶阳论坛论文集[C];2007年 |
2 |
鲁明源;;《内经》治未病的理论内涵及实践价值[A];第三届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7——中医“治未病”暨首届扶阳论坛论文集[C];2007年 |
3 |
穆欣;;健康教育与治未病[A];全国中医、中西医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
4 |
朱建平;;浅谈“治未病”与中医健康教育[A];全国中医、中西医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
5 |
林良智;;中医“治未病”刍议[A];第三届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7——中医“治未病”暨首届扶阳论坛论文集[C];2007年 |
6 |
马明;;中医“治未病”理论对血脂异常治疗的指导意义[A];2009人民大会堂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高峰论坛暨首届亚健康经络调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7 |
洪蕾;冼华;;中医“治未病”的理论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
8 |
林惠;;浅谈“治未病”[A];第三届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7——中医“治未病”暨首届扶阳论坛论文集[C];2007年 |
9 |
;中西医治未病之我见[A];第三届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7——中医“治未病”暨首届扶阳论坛论文集[C];2007年 |
10 |
唐乾利;岳桂华;;“治未病”对中医院发展的机遇及问题探析[A];2008年中医外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