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粘连分离术联合中药补肾化瘀法治疗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观察宫腔粘连分离术联合中药补肾化瘀法对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疗效,评价中医药治疗对该病的疗效,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方法:选择人流术后宫腔粘连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行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给予补肾活血中药口服;对照组20例,行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给予克龄蒙口服,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患者疗效、IUA程度的改善情况及对血清E2、FSH、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结果:治疗组经治疗临床总有效率达95%,对照组为80%,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中医证候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对照组为7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经治疗中医主症总有效率均在80.00%以上,其中经期、经量、月经色质总有效率分别为84.21%、95.00%、94.7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IUA程度均减轻(P0.05),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E2水平明显上升,FSH下降,较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有改善,全血高切、全血低切均较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宫腔粘连分离术联合中药补肾化瘀法治疗人流术后宫腔粘连所致月经过少、闭经疗效好,机理可能与调节机体免疫失衡,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防止IUA再形成有关。
|
|
|
|
1 |
何晓宇
,黄惠娟,宋健;21例宫腔粘连合并不孕患者的宫腔镜诊治[J];福建医药杂志;2002年05期 |
2 |
郑备红,陈文祯,张小燕,林小鸣,杨春梅;水囊扩宫分离宫腔粘连16例临床观察[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1期 |
3 |
朱萍,徐鑫芬,王芳,杨俏梅,陶伟萍;妇科内镜手术治疗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4年11期 |
4 |
强彩莲;霍莹;;宫颈与宫腔粘连100例临床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5年02期 |
5 |
王颖;;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55例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6年14期 |
6 |
何兰娟;;人工流产术后宫颈及宫腔粘连32例诊治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8年07期 |
7 |
黄国华;王艳云;王丽影;;人工流产后宫腔粘连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年16期 |
8 |
高辉;;宫腔粘连及其对策[J];健康人生;2010年06期 |
9 |
赵献春;;中西医结合治疗宫腔粘连症一例报告[J];青海医药杂志;1975年04期 |
10 |
程应雅,阙晓诊,吴长蜀;宫腔粘连早期诊断及治疗(附28例临床分析)[J];医学新知杂志;1995年02期 |
11 |
周斌!北海536000;宫腔注药治疗人工流产术后严重宫腔粘连16例临床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
12 |
段宝山;;宫腔粘连的诊断及误诊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06年04期 |
13 |
邓曦;;人工流产术后48例宫腔粘连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
14 |
方淑英;史娅萍;;宫腔粘连合并不孕症的宫腔镜诊治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9年12期 |
15 |
李红;郭宗强;吴延红;;宫腔粘连36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10年08期 |
16 |
杨淑莲;王若楷;;人工流产术后宫颈及宫腔粘连2例报告[J];滨州医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
17 |
程志仙;;宫腔粘连3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年05期 |
18 |
葛翠华;吸刮宫术后宫腔粘连48例分析[J];交通医学;1999年02期 |
19 |
申爱荣,封全灵,白桦,杨雪峰,王勇;宫腔镜与B超联合应用治疗宫腔粘连[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2年06期 |
20 |
何晓宇,黄惠娟,宋健;宫腔镜诊治宫腔粘连合并不孕的评价[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2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