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翎小说的空间叙事研究
【摘要】:张翎是新移民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她的小说具有强烈的空间感,形成了跨文化视域下的不同空间类型。这些空间交错并置,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和审美价值。张翎通过对小说“空间形式”的建构,在多元包容的视角下展现了海外华人的移民生活,融入了对自我身份、族群身份和女性生存命运的独特思考,使小说具有世界性。本研究以张翎的小说为研究对象,全文由三章组成。第一章从故事层面出发,探究张翎小说中的叙事空间,分析空间感形成的原因,并把张翎小说中的叙事空间分为“原乡”空间、“异乡”空间、“第三空间”等三种基本空间类型。第二章从话语层面出发,研究张翎对小说“空间形式”的建构,具体阐述并置式结构、圆圈式结构、桔瓣式结构的构成形态与叙事功能。第三章论述张翎小说空间形式建构的意义及局限。本研究的意义在于突破线性叙事的研究框架,探究张翎在对不同空间的建构中所体现出的情感倾向、文化认同。在对不同空间类型的阐释中强调张翎对“原乡”文化纽带的独特情感与反思,同时又以“异乡”空间为参照,展现移民的复杂心态。本论文从空间形式出发,研究文本中的空间结构对于小说叙事的作用和独特的表达效果,展现张翎在小说空间形式的创新中对于文化传统、族群身份和女性身份的思考,以及所体现出的包容、开放的文化观,以此为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