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对重金属胁迫下槐叶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研究
【摘要】:研究镉、汞、铜、铬、锌对槐叶萍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及硼对镉、汞、铜、铬和锌胁迫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镉、汞、铜、铬和锌均能抑制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减弱了槐叶萍清除活性氧的能力,降低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使槐叶萍表现出一定的受害症状。而添加0.5mg/L的硼可显著提高SOD的活性,减慢CAT活性的下降速率,从而缓解了活性氧清除能力的下降速度,降低了O_2(?)的产生速率,延缓了叶绿素、蛋白质降解。提高了槐叶萍抵抗镉,汞,铜,铬和锌胁迫的能力。
|
|
|
|
1 |
朱毅,张永江;镉、铬、铜及其协同作用对鲤鱼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诱发效应[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
2 |
杨丽华,方展强,郑文彪;重金属对鲫鱼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浓度评价[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
3 |
陈国松,王镇浦,黄源,王坚;棉籽中痕量钴、铜、锌、镉和汞的分光光度多元测定[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S2期 |
4 |
梁利芳,熊政杰;近几年水中Hg、Cr、Cd、As、Pb测定方法的进展[J];广西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
5 |
王招鸿;塞曼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饮用水中痕量铜和铬[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9年04期 |
6 |
杨居荣,久保井徹;镉、铜对植物细胞的毒性及元素吸收特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1991年03期 |
7 |
黄青瑜,徐志宏;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底泥中微量铜和铬[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3期 |
8 |
刘德龙,阎俊英;主成分回归光度法同时测定钴镍铜铬[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
9 |
刘金钟,傅家谟,卢家烂;含有机质热水溶液与金、铜、汞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J];现代地质;1992年03期 |
10 |
王增焕;王许诺;林钦;李刘冬;;龙须菜对铜、镉的富集特征[J];水产学报;2011年08期 |
11 |
陈礼勤;倪诗圣;徐济德;汪国建;;四氮杂大环-N-二乙酸与Zn(Ⅱ)、Cd(Ⅱ)、Hg(Ⅱ)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4期 |
12 |
朱德新;;前处理对火焰原子吸收法的影响[J];天津科技;2009年04期 |
13 |
吴海一;孙世春;;重金属对扁额细首纽虫金属硫蛋白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
14 |
周菊;冯德雄;李宇红;谢莹;;电位溶出分析法连续测定食用螺中的汞和铜[J];暨南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
15 |
邱吉;贾秀英;;铜、镉及其复合作用下中华大蟾蜍蝌蚪Na~+-K~+-ATPase酶的变化[J];动物学杂志;2007年02期 |
16 |
李信书;唐学玺;;亚心形扁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对镉和铜的应答[J];海洋湖沼通报;2007年03期 |
17 |
谢建滨,刘小立,刘桂华,王继尧,柳其芳,王舟;胎儿组织器官和母血中铜、铁、铬、硼含量的测定和相关性分析[J];卫生研究;2004年03期 |
18 |
夏新泉;张海丽;;碳糊电极阳极溶出法同时测定水中微量铅、铜、汞[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19 |
孙延东;黄苏珍;;镉、铜复合胁迫下黄菖蒲部分生理抗性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
20 |
丁园;宗良纲;舒红英;刘崇波;;土壤铜镉的植物可利用性评估模型[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