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若干思考

马军  
【摘要】:校本课程已成为我国课程改革领域内的一个重要组成。校本课程的发展必将对整个课程改革产生重大影响。我国许多中小学都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认识和实践层面的研究和反思还很不够,校本课程开发虽然开展了好多年,但和课程专家所期望的,国家课改方案所要求的相去甚远,学校、教师、学生、都没有进入角色,国家的引导和支持还不充分,合理的评价体系还没建立。对学校来说,校本课程更多的是一种任务,用以表明具备了课改的思想和理念,并没有真正立足促进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对教师来说,能在课程上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当然是他们所期望的,但是他们没有课程开发的技能,没有课程开发的精力,没有课程开发的评价和激励,也只能应付任务而已。学生应是校本课程的最大受益者,学生无疑是欢迎校本课程开发的,但学生在高考的压力之下能投入的时间太少,并且,由于许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没有一个规范的程序,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没有真正体现。校本课程的发展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因此对校本课程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和反思是我们迫切需要的,也是不能回避的。我们认为必须建立正确的教师发展观和学生发展观及合理评价体系,才能更好促进校本课程开发。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学芳;;论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发展的阻隔与实现[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肖炬元;肖南;;论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周家健;;论高校构建和谐校园应正确处理好的三个关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05期
4 杨骞;;校长的使命: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协调发展[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封尊榴;;浅谈一线体育教师应养成的好习惯[J];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06期
6 周海涛;;聚变人本化的课程改革支持力量——评《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与校长》[J];师资培训研究;2004年03期
7 卜海峰;;校本课程盘活了学校发展[J];中小学校长;2007年Z1期
8 岳露丽;;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模式的变革[J];考试周刊;2007年14期
9 赵小波;倪锦君;;重塑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意识:RICH课程范式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0年09期
10 卢洪波;;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教育健康发展[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1 翟生明;;校本课程是……[J];教育研究与实验.新课程研究;2005年01期
12 李震;孙朝仁;孙永清;;开发校本课程 促进学生发展[J];学校管理;2003年02期
13 喻方元;;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8年02期
14 徐欢;;五年制高师英语专业教学中师生反思性教学模式研究[J];海外英语;2010年12期
15 韩雅妮;;浅议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角色[J];教书育人;2007年24期
16 周书贤;;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06年30期
17 王阔;;开发校本课程 实施精细化管理[J];北京教育(普教);2011年03期
18 顾程;;校本课程开发不提倡校校编教材[J];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04期
19 唐盛昌;;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兼顾三方面[J];宁夏教育;2006年10期
20 宁红青;;开发高中语文校本课程 需迫切解决几个问题[J];吉林教育;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霞;;变革评价设计,促进师生发展——例说“关注过程评价”的地理试题创新设计[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夏国良;;“开放 自主 相融”——萧山中学教师发展制度解析[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3 范多红;;浅谈如何构建和谐校园[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4 冯罗;;促进教师发展 构建和谐校园[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5 寇焕杰;;校园和谐与教师发展之我见[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6 寇焕杰;;校园和谐与教师发展之我见[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7 张源源;邬志辉;;美国HTS学校教师发展的措施及其对我国的启示[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课题组;;〈创建和谐校园与教师发展〉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黑龙江卷)[C];2010年
9 张丽英;;构建教师发展的职业学校管理机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10 山西省浑源中学课题组;;人本·和谐·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与教师发展的研究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正学;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阎亚军;知识教学与学生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继兵;大学文化与学生发展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王栋;大学外语教师认知研究及其对教师发展的启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5 岳欣云;教师研究的反思与再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于维涛;县域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赵瑞情;中学生社团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叶小明;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马超;20世纪美国大学学生事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勇鹏;应得与公平[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军;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若干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乔金焕;上海市初级中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调查与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覃浩;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赵丽;基于校本课程开发创建特色学校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张灿玲;高中信息科技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乌婷婷;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探讨[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向宏伟;土家族民族文化类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唐洁;源于少数民族地区游戏的物理校本课程开发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魏娜娜;基于学校品牌经营的民办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丽敏;基于乡土文化的农村校本课程开发[D];河南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丹 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名师工作室: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N];中国教育报;2011年
2 张艳敏;教师发展是学生成功的基石[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黄巧娣;乐山电大:为教师发展提供“营养大餐”[N];乐山日报;2009年
4 朱娟清 俞春明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梅里小学;走教师发展合作社之路[N];中国教师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薛百成;以大学之道演绎小学之理[N];辽宁日报;2005年
6 吴卫东;关注教师发展 做到三个结合[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赵勇;在实践中凝练核心价值观[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梁好 安徽省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别让“名师工程”误了教师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王文峰 李文成;中国教育会宁津教师发展基地启动[N];德州日报;2010年
10 胡乐乐;教师发展决定教育成败[N];文汇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