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进食行为与进食障碍研究
【摘要】: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类赖以生存的进食行为逐渐受到进食障碍的困扰,西方学者纷纷致力于进食行为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
为了了解我国青少年进食行为的一般状况,为了界定进食障碍亚临床状态的概念及诊断,为了考察进食障碍在青少年中的发生率,为了探索青少年从正常进食行为演变成进食障碍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因素及这些因素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异常进食行为调查问卷对703名女青少年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结合开放式问卷界定了进食障碍亚临床状态的概念及诊断,确定了进食障碍的发生率,接着使用卡特尔16项人格问卷(16PF)和贝克抑郁问卷(BDI)分析了人格、情绪对青少年进食行为的影响,最后,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对两名进食障碍患者进行了深入研究,来挖掘影响进食障碍演变的因素。
量的研究结果表明:1、自编的异常进食行为问卷结构效度良好,信度较高(Alpha=.8895),可以作为筛查工具使用;2、青少年对身体的态度以及进食行为状况受到年龄、学校专业性质的影响;3、筛选出进食障碍个体和进食障碍亚临床状态个体33人(占总人数的4.7%),其中有2例(占总人数的0.3%)符合神经性贪食症的诊断;4、在异常进食行为问卷得分高的青少年中,将近60%处于轻度、中度或严重抑郁;5、高分青少年的人格特征倾向于:低稳定性、独立性差,敏感、紧张,容易焦虑,心理健康水平和在新环境中的成长能力不高。
质的研究结果显示:家庭环境是进食障碍演变过程中最深刻、最基础性的影响因素;个体自身的性格特征、认知方式、情绪特点是进食障碍发生发展的核心因素;生理易感素质是薄弱环节;媒体的导向、同伴的压力是强有力的驱使。
进食障碍亚临床状态的界定:体重属于正常范围,月经基本正常或有些紊乱,存在对身体不满意和异常进食行为,但异常进食行为的病程和严重程度没有完全达到进食障碍诊断的状态。
|
|
|
|
1 |
吴志浩;青少年自学吉他的入门书[J];人民音乐;1987年06期 |
2 |
刚建;;看了淫秽书刊之后——扫“六害”采访见闻[J];中国图书评论;1990年01期 |
3 |
马键;;第四届全国青少年小提琴比赛观后感[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1年01期 |
4 |
李申申;庞霭梅;;论青少年的意志及其培养[J];心理学探新;1992年04期 |
5 |
徐友龙;探讨青少年游泳速度的训练[J];安徽体育科技;1997年03期 |
6 |
金丽萍,王平,沈勋章,武林,邵宗义;上海市学生“豆芽”体型的分析[J];体育科研;1997年04期 |
7 |
刘桂臻,钱铭怡,肖广兰;宁夏地区汉族与回族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及父母养育方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年03期 |
8 |
殷恒婵,丁雪琴,张小燕,高朝;京港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类型及运动动机的对比研究[J];体育与科学;1999年01期 |
9 |
王葱,谭新莉;湖南青少年1952~1995年身高体重的增长动态[J];体育学刊;2001年02期 |
10 |
艾刊;;我和《青少年书法》[J];青少年书法;2002年12期 |
11 |
张为民;;小学语文生字组词书写练习[J];青少年书法;2003年03期 |
12 |
张海燕;;血浓于水——第三届世界海南青少年文化科技冬令营故事[J];今日海南;2003年02期 |
13 |
;心理学[J];全国新书目;2003年05期 |
14 |
郭瞻予;论引导青少年自我教育的意义及相关理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
15 |
张颐武;“新少年写作”的意义[J];中关村;2004年06期 |
16 |
;死亡之吻[J];电影画刊;2004年10期 |
17 |
王洪武;;董加耕仍像一团火[J];老人天地;2004年03期 |
18 |
刘小英;网络与青少年心理健康[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
19 |
陈子军;;青少年沉湎网络的对策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5年S3期 |
20 |
阳柳青;韩振华;;论动画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J];青年探索;2006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