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性数学教学论
【摘要】:
理解性数学教学是一种以促进理解者充分理解数学为目标的教学。从理解对象来看,它需要努力挖掘所理解对象的内在意义;而从理解主体来看,则是为了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完善理解者头脑中的认知结构。数学理解可分为感知、意象、关联、推理、方法、思想六个层次;数学理解的特点具有个体差异性、层次性和循环性;数学理解的基本过程是“解构”与“建构”;数学理解的内在机制是数学语言、数学反思与数学理解这三者之间的循环;数学理解的”至善”追求是达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
从目前我国学生的数学理解的现状来看,所采取的方式通常有识记性理解、操作性理解、直觉性理解和分析性理解这四种,而最主要的数学理解方式是边解题边记忆边理解(是操作性理解与识记性理解这两者的结合)。总体而言,我国学生的数学理解层次并不很高,在数学理解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知识联系方式不当所造成的,又有方法运用不当造成的,还有表征方式不当所造成的,甚至还有态度不良所造成的。
要消减学生的理解困难、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从纵向、横向和过程三个维度来看,在数学教学中需要遵循直观性、丰富性和循环性这三条基本原则;贯彻这三条原则的基本策略主要有回归性策略、多重表征策略和元认知提问策略等。
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离不开对学生理解水平的评价,从纵向、横向和过程三个维度来看,分别有CILDWI分类评价法、概念图评价法和外部语言评价法等多种不同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633.6
|
|
|
|
1 |
;浅析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的建设[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
2 |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
3 |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
4 |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
5 |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
6 |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
7 |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
8 |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
9 |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
10 |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