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的张力—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第一乐章技法研究
【摘要】: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英文:Dmitri·Dmitriyecich·Schostakovich,1906—1975),是20世纪世界著名作曲家之一。他于1941年,在列宁格勒遭到围困时的卫国战争中创作的《第七交响曲》(又名《列宁格勒交响曲》),因此享誉世界。第一乐章是全曲最有特色和独创性的部分,将“战争主题”连续进行了固定旋律、节奏和结构的十一次变奏,不断变换和声,强化配器和更替演奏,音乐力度强弱对比鲜明,利用乐器的音色风格制造出当时的场景以及作曲家内心的呼唤。不论从任何方面,音乐都具有丰富的张力性。本文以《第七交响曲》第一乐章为研究对象,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从主题与曲式结构中探索其作品的张力表现;第二:从和声与节奏中探索其作品的张力表现;第三:从配器中探索其作品的张力表现。通过以上各方面的深入分析将该作品第一乐章中的作曲技法进行量化归纳、引申,得出音乐要素各方面表现出的张力,并通过反复研究了解肖斯塔科维奇的创作思想,揭示出作曲家其艺术观念给后人留下的宝贵经验和思维方式,对中国当代的音乐创作及作曲教学中有着相当可取性的实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