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下层女性角色的社会转型
【摘要】:
工业革命时期是英国下层女性角色的社会转型时期。工业革命前,英国下层女性的劳动以家务为主,她们的劳动却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其社会地位自然被边缘化。虽然在家务劳动之余,在农忙季节到附近的农场充当帮工,也在家庭手工作坊帮助自己的丈夫分担一些工作,但家庭式妇女的属性依旧。工业革命的到来则使上述情形逐步发生了变化。工业革命初期,一方面是外作制的普遍推行,另一方面则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大的纺织厂。外作制使得家庭不再成为一个孤立的经济单位,而是社会生产体系中的一个环节,这就为妇女成为工厂工人创造了条件。而工厂的出现则让妇女第一次真正地走出家门成为现实。到了工业革命中期,蒸汽机的出现使得厂址的选择不再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棉纺织厂随后在英国雨后春笋地出现。妇女以其特有的优势很快成为该行业的主要劳动力。但由于受到传统偏见的影响,她们遭遇了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同工不同酬等不公正的待遇。然而,即便如此,她们的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妇女属性在减少,而社会劳动者属性却相应地得到增加。这种趋势在工业革命后期则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妇女的工作岗位不再局限于纺织业,在其他被认为是男子的行业也能看到女性的身影。面对受到的种种不公正待遇,妇女们不再选择沉默,而是通过各种方式来保护自身的权益。于是,妇女组织、妇女运动以及一系列的女工立法应运而生。虽然这些努力并没有迎来她们希望之中的变化,但这个由男性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社会再也不能忽视她们的存在,因为在从某种意义上,经过工业革命的洗礼,英国的广大下层妇女逐步完成了由家庭式主妇向社会劳动者的基本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