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蓄能电站效益分析与运行优化
【摘要】: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发展,地区电网用电高峰负荷和峰谷差越来越大,单纯的扩大电厂装机容量和电网传输容量并不是现今电网发展的最优模式。因此,分布式发电、负荷侧管理等新兴电网调控手段就成为现今电网优化运行研究的主要方向。但是,对于已经产生了将近百年的抽水蓄能电站的进一步研究却鲜有出现。利用好抽水蓄能电站独有的削峰填谷效益,对于改善电网的峰谷波动,满足现代电网发展的调控要求具有重大意义。而对蓄能电站机组运行工况的优化配置,又可更好的发挥现有机组资源,节约电网的二次投资。
抽水蓄能电站的经济效益包括静态效益和动态效益,静态效益又分为容量效益和调峰填谷效益两部分,而动态效益由爬坡效益、事故备用效益和负荷备用效益三部分组成。本文在参考大量的资料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运用随机模拟方法对电力系统进行模拟,较为全面的探讨了抽水蓄能电站各种效益的计算方法和步骤,以奉化溪口抽水蓄能电站在宁波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为背景进行了算例分析,并将抽水蓄能电站的效益与控制手段和经济目标结合,提出一种适应于宁波电网特点和电站自身情况的经济运行控制手段。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V743
|
|
|
|
1 |
马瑞,刘建华,穆大庆;电力市场环境下抽水蓄能机组自适应控制策略的探讨[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
2 |
赵士和;;抽水蓄能电站上网电价现状与展望[J];电力技术经济;2004年02期 |
3 |
王锡凡,王秀丽;随机生产模拟及其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08期 |
4 |
丁功扬;三峡电站的特点、特性及其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J];电网技术;2000年08期 |
5 |
范明天,张祖平,杨少勇,刘映尚;具有抽水蓄能电厂的多区域电网日经济调度研究[J];电网技术;2000年08期 |
6 |
蔡兴国,林士颖,马平,孙富华,刘振平;电力市场中梯级水电站优化运行的研究[J];电网技术;2003年09期 |
7 |
龙军;电力市场中抽水蓄能电站的生产成本评估与水库的优化利用策略[J];电网技术;2004年12期 |
8 |
王海忠,于尔铿;抽水蓄能电站群短期优化调度[J];电网技术;1996年02期 |
9 |
王海忠,于尔铿;“协调方程式法”用于抽水蓄能电站群优化调度的研究[J];电网技术;1996年05期 |
10 |
黄蕾;李丰伟;秦俊宁;;基于效益分析的抽水蓄能电站运行工况优化调度[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9年22期 |
|
|
|
|
|
1 |
白宏坤,李干生;抽水蓄能电站容量在电力系统中的合理比例[J];电力建设;2001年06期 |
2 |
翟国寿;;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现状及前景展望[J];电力设备;2006年10期 |
3 |
丁明;蓄能电站爬坡效益定量评估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3年09期 |
4 |
张国全,王秀丽,王锡凡;电力市场中旋转备用的效益和成本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21期 |
5 |
丁军威,胡旸,夏清,康重庆,沈瑜,陈志;竞价上网中的水电优化运行[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年03期 |
6 |
李慧娟,周明,李庚银,刘观起;计及辅助服务的发电市场日交易计划的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年10期 |
7 |
王锡凡,王秀丽;随机生产模拟及其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08期 |
8 |
丁明,刘友翔;蓄能电站静动态综合效益评估[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4年09期 |
9 |
朱敏,王定一;电力系统中梯级水电站实时优化运行控制新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7年04期 |
10 |
王秀丽,陈皓勇,甘志,王锡凡;应用随机生产模拟的发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年1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