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支持向量机运动预测的稳像技术
【摘要】:高分辨率对地遥感卫星对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都有重要战略意义,是各国重点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平台颤振是制约高分辨率成像的主要瓶颈之一,像移补偿稳像技术是解决平台颤振的关键技术。由于传统的稳像补偿系统存在一定的时间延迟,影响了稳像精度,本文提出了基于运动预测的摆镜补偿稳像方案,针对自适应运动预测进行重点研究。
首先,论文介绍了课题的背景和意义,并总结了国内外稳像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基于运动预测的摆镜补偿稳像方案。接着重点讨论用于运动预测建模的两种人工智能算法: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选择性能较优的支持向量机作为运动预测的算法。本文用仿真实验对比分析了两种算法的运算效率、精度和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支持向量机在三个性能指标上均更优。然后进一步仿真验证了支持向量机具有很好的抗噪能力和鲁棒性,非常适于稳像系统的运动预测。
支持向量机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参数的选择,因此选取最优的SVM参数非常关键。论文详细介绍了网格搜索、遗传搜索法和线性搜索法三种寻参方法,接着用大量仿真实验分析了惩罚因子和核宽度参数对的特性行为,总结了这对参数对在对数空间里的“好区”内存在一条高精度近似直线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线性搜索法,即确定该直线并在该近似直线的范围内搜索。最后对四种方法对比,深入从理论和仿真实验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高效率、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特点。
最后,将基于改进线性搜索的自适应支持向量机应用到稳像实验系统中,用绝对颤振位移量建模,验证了1-80HZ的稳像效果,分析了光源亮度、曝光时间和采样频率对稳像实验的影响,并用灰度平均梯度法算子和颤振残余量方法评价了稳像的补偿度,验证了基于改进线性搜索的自适应支持向量机的稳定可行性性能,实现了高精度稳定成像。
|
|
|
|
1 |
谷素梅,张经武;CCD摄像机光学惯性稳像跟踪头[J];光学技术;1995年02期 |
2 |
刘平,王平;红外成像系统稳像技术[J];红外技术;2004年05期 |
3 |
刘小陆,赵跃进;平行光路稳像计算机模拟显示的算法分析[J];光学技术;1999年02期 |
4 |
韩绍坤,赵跃进,刘明奇;电子稳像技术及其发展[J];光学技术;2001年01期 |
5 |
郑晶;图像制导技术发展规律的定量研究[J];情报学报;1994年01期 |
6 |
赵跃进,连铜淑;会聚光路中的光学小平台[J];火力与指挥控制;1991年02期 |
7 |
方强,孙广富,卢焕章;红外焦平面图像稳像处理的FPGA实现[J];微处理机;2001年01期 |
8 |
田盛丰,黄厚宽;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数据库学习算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0年01期 |
9 |
张铃;支持向量机理论与基于规划的神经网络学习算法[J];计算机学报;2001年02期 |
10 |
阎辉,张学工,李衍达;支持向量机与最小二乘法的关系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9期 |
11 |
朱国强,刘士荣,俞金寿;支持向量机及其在函数逼近中的应用[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
12 |
侯风雷,王炳锡;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说话人辨认研究[J];通信学报;2002年06期 |
13 |
马永军,方凯,刘暾东,方廷健;基于支持向量机和方差的管道内表面粗糙度等级识别[J];信息与控制;2002年05期 |
14 |
吴飞,庄越挺,潘云鹤;基于增量学习支持向量机的音频例子识别与检索[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3年07期 |
15 |
孙延风,梁艳春;支持向量机的数据依赖型核函数改进算法[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3年03期 |
16 |
朱永生,张优云;支持向量机分类器中几个问题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13期 |
17 |
朱家元,吴伟,张恒喜,董彦非;一种新型的多元分类支持向量机[J];计算机工程;2003年17期 |
18 |
饶鲜,董春曦,杨绍全;应用支持向量机实现计算机入侵检测[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
19 |
周志明,陈敏;支持向量机的人脸识别方法[J];咸宁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
20 |
赵洪波;赵丽红;;支持向量机学习算法—序列最小优化(SMO)[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