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支持向量机方法及其在丙烯聚合熔融指数预报中的应用
【摘要】:熔融指数(MI)是聚丙烯生产的重要指标之一,建立可靠的熔融指数预报模型非常重要。丙烯聚合过程机理复杂,生产工艺多样,设备工段繁多,因此采用机理建模方法存在相当大的难度。而统计建模方法是一种依赖数据的方法,对系统内部机理的了解要求很少,所以在丙烯聚合熔融指数预报中得到广泛应用。
统计学习理论是一种基于小样本的机器学习理论,支持向量机是在此理论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根据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通过核函数在一个高维特征空间中构造线性决策函数,避免了维数灾难,且可达到全局最优解。支持向量机良好的性能使其成为机器学习领域的热点课题。支持向量机的性能依赖其参数的选择,本文应用智能优化算法进行参数寻优,从而建立多种智能支持向量机模型。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
1.为了降低标准支持向量机(SVM)的计算复杂度,提高其学习速度、泛化能力和稀疏性,本文研究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加权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WLSSVM)和相关向量机(RVM),并用于熔融指数预报。实验结果表明上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核函数参数和惩罚参数决定了支持向量机的性能,选择最佳的参数可以直接提高模型预报能力。针对支持向量机的参数选择问题,本文采用带有权重因子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分别对LSSVM、WLSSVM和RVM的参数进行寻优,建立了单纯智能支持向量机模型(PSO-LSSVM、PSO-WLSSVM和PSO-RVM)。PSO算法具有很强的寻优能力和快速的收敛速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函数的全局最优点,使参数寻优成为可能。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报效果。
3.针对标准粒子群算法在迭代过程中易出现粒子过早收敛而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通过引入免疫系统的抗体选择机制,构造了一种基于免疫机制的免疫粒子群优化(IC-PSO)算法,来保持更新粒子的多样性,从而克服标准粒子群算法过早收敛的缺陷;为了减小粒子群搜索的盲目性,避免早熟,本文利用蚁群算法为免疫粒子群算法找到一条最优路径,构造了蚁群-免疫粒子群优化(AC-ICPSO)算法。然后利用这两种优化方法对LSSVM和WLSSVM进行参数寻优,建立了混合智能支持向量机模型(ICPSO-LSSVM、AC-ICPSO-LSSVM. ICPSO-WLSSVM、AC-ICPSO-WLSSVM).以实际聚丙烯生产的熔融指数预报作为实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和良好的预报精度。
4.针对丙烯聚合生产控制中,系统存在高复杂性、不可确定性、多层次性等特点,本文提出了模型在线校正策略。随着数据的更新,不断调整预报模型以适应最新工况。实验表明,校正后的模型预报效果更好。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Q325.14
|
|
|
|
1 |
王希若,荣冈;测量仪表过失误差的单结点识别方法[J];化工学报;2000年01期 |
2 |
孔薇,杨杰;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聚丙烯熔融指数预报[J];化工学报;2003年08期 |
3 |
李春富,王桂增,叶昊;基于操作域划分的聚丙烯熔融指数软测量[J];化工学报;2005年10期 |
4 |
李九宝;刘兴高;;基于PSO_SA算法的聚丙烯熔融指数预报[J];化工学报;2010年08期 |
5 |
李春富,王桂增,徐博文;聚丙烯熔融指数软测量[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02年05期 |
6 |
庄利锋,杨慧中,张志强,王雪宇;一种分布式模糊神经网络在熔融指数软测量中的应用[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04年04期 |
7 |
陶少辉;史书阳;刘猛;金思毅;;LS-SVM模型在线校正的替代法及其软测量应用[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0年08期 |
8 |
李红军,秦永胜,徐用懋;数据校正在精馏塔系中的应用[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1997年01期 |
9 |
李红军,秦永胜,徐用懋;化工过程中的数据协调及显著误差检测[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1997年02期 |
10 |
王秀萍,荣冈,王树青;先进控制技术及应用 第二讲 过程数据校正技术[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1999年03期 |
|
|
|
|
|
1 |
王晓哲,顾树生,吴成东;基于混合编码方式的RBF网络遗传训练算法[J];东北大学学报;2002年08期 |
2 |
李晓磊,钱积新;基于分解协调的人工鱼群优化算法研究[J];电路与系统学报;2003年01期 |
3 |
蒋传文,袁智强,侯志俭,张勇传;高嵌入维混沌负荷序列预测方法研究[J];电网技术;2004年03期 |
4 |
杨正瓴,田勇,林孔元;短期负荷预测“双周期加混沌”法中的多步法与气象因子的使用[J];电网技术;2004年12期 |
5 |
张步涵,刘小华,万建平,刘沛,程时杰;基于混沌时间序列的负荷预测及其关键问题分析[J];电网技术;2004年13期 |
6 |
杨正瓴,张广涛,陈红新,林孔元;短期负荷预测“负荷趋势加混沌”法的参数优化[J];电网技术;2005年04期 |
7 |
姜惠兰;刘晓津;关颖;王梦宾;;基于硬C均值聚类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J];电网技术;2006年08期 |
8 |
俞洋;殷志锋;田亚菲;;基于自适应人工鱼群算法的多用户检测器[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年01期 |
9 |
林林,申东日,陈义俊;一种改进的GA+BP模糊逻辑系统混合学习算法[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
10 |
孔薇,杨杰;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聚丙烯熔融指数预报[J];化工学报;2003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