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群体智能的医学图像特征优化算法研究
【摘要】:随着数字化信息的发展,图像处理技术已逐渐被应用到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Computer-aided Diagnosis, CAD)上来。所谓计算机辅助诊断就是指利用计算机将影像数字化,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图片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从而为医生提供容易辨别的病体,将医生从烦琐、机械的分类问题中解救出来,减少误诊,达到提高诊断正确率的目的。在CAD技术的机器学习优化过程中,包括医学图像的良恶性诊断等,对医学图像一系列图像特征的处理是其中的关键,而特征选择问题作为一个典型的全局寻优问题,是最重要环节之一。
本论文引入群体智能计算的方法,对特征选择展开研究。选择了LevyFS和PSO两种方法,并根据各自的特点设计了一组适合特征选择的方法。
基于Levy flight的LevyFS算法在寻优过程中定义了基于启发式的分阶段嫂索策略,同时在局部搜索行为中引入Levy flight随机过程,将Levy flight距离与搜索行为进行映射。在不同的搜索阶段,利用不同的映射区间改变搜索行为出现的概率,并以此映射来控制局部搜索行为的方向和速度,从而避免了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LevyFS算法克服了启发式特征选择方法的局限性,平均耗时仅为SFFS算法的1/3左右。
基于粒子群的BPSO算法借鉴了粒子群算法对全局最优和个人最优的速度结合方式,提出了利用概率调整来控制粒子运动,从而在特征组合子集寻优过程中引入群体智能中的社会共享和认知能力。
最后,本论文尝试将两种方法应用于乳腺肿块X线和脑瘤磁共振图像两组医学图像数据的特征选择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
|
|
|
1 |
程琤;医学图像融合技术研究概述[J];医疗卫生装备;2005年04期 |
2 |
张晓玲,沈兰荪;一种基于自适应预测的医学图像高效无损压缩方法[J];电子学报;2001年S1期 |
3 |
张二虎,卞正中;医学图像信息融合方法的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2年05期 |
4 |
陈念年,李波,蔡勇;医学图像的计算机辅助测量[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
5 |
叶鸿瑾,张雪英,何小刚;基于小波变换和中值滤波的医学图像去噪[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
6 |
张翔;肖小玲;张爱华;;基于VTK库的人脑三维可视化面绘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2006年01期 |
7 |
黄祥国;何和清;;医学图像在局域网内的另类传输方法[J];医疗设备信息;2007年06期 |
8 |
陈爽;姜威;;基于DT-DWT的医学图像融合算法[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年01期 |
9 |
侯阿临;张利红;徐坤;;基于EBCOT的ROI医学图像多描述编码方法研究[J];电视技术;2008年S1期 |
10 |
程涛;厉鲁卫;;基于小波变换的医学图像压缩技术[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9年02期 |
11 |
高升;葛云;;DICOM格式医学图像及其图像信息的显示[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0年03期 |
12 |
王立非;李彬;田联房;刘思伟;谭利;张婧;;基于规则及多特征跟踪的肺结节的智能检测方法[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10年02期 |
13 |
王汇源;运用仿射变换技术的医学图像编码方法[J];信号处理;2000年02期 |
14 |
;《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出版发行[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3年09期 |
15 |
赵晨光,庄天戈;基于内容的医学图像检索[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4年02期 |
16 |
张敬敏,蒋力培,邓双成;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技术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年07期 |
17 |
周成兵,宋余庆,卢佳;基于ROI的医学图像无损压缩[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年10期 |
18 |
张洁;蒋宁;浦立新;;基于小波变换的医学图像融合技术[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
19 |
刘淑娥;李大社;周维华;;基于B样条小波的医学图像边缘提取[J];生命科学仪器;2006年01期 |
20 |
薛凌云;潘庆丰;;医学图像感兴趣区域的提取[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