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区建筑安全监管模式的优化研究
【摘要】:近年来,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建筑业规模持续扩大。而建筑安全生产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让建筑业成为继交通、煤炭之后的第三大安全事故高发行业。本文以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的建筑安全监管进行分析,对传统安全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归纳,主要从安全监管外部环境和安全监管本身存在的问题两方面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形成借以优化监管模式的扎实基础,提出了建筑安全监管要从工程实体向各方责任行为监管的优化,服务型向执法型的优化和负激励向正激励机制的优化的思路。在分析研究中运用人机轨迹交叉理论,亚当斯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等分析了安全生产事故的致因中的直接原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提出了针对性的监管优化方向;运用博弈论理论分析了建筑施工投资不足的主观原因,提出了严格进行执法型监管的必要性。结合优化的思路,进行了监管实证应用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作为基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其委托的安全监督机构对施工现场监管的作用,并结合建筑市场管理的各种手段,共同抓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建筑安全监管的方式要实现从事后分析型向事前预防型的根本性转变,坚持日常巡查与动态监管相结合,平行检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负激励与正激励相结合,对各方责任主体行为的加大监管力度,迫使各方责任主体自觉规范约束自身行为,从而保障建筑行业安全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