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油脂包膜尿素缓释性能和施用效果的研究
【摘要】:化学氮肥的施用对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世界粮食产量的增加约有50%应归功于化肥的施用,对我国粮食产量的贡献率也在40%以上。国际上公认的施氮量(N)上限为225kg/ha,氮肥利用率达到46%-68%;我国单季作物的氮肥施用量已超过250kg/ha,氮肥的当季利用率只有30%-35%,明显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过量施用氮肥,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对环境带来明显的污染和潜在的威胁,减少氮素损失,提高化学氮肥的利用率已成为农田氮素管理的关键环节。包膜肥料的研制和应用,能延缓养分的释放,是改善肥料利用率的新兴技术。由于采用合成高分子聚合物为包膜材料,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容易产生二次污染,已成为缓/控释肥料研发的主要限制因素。本文以环境友好的植物油脂为主要材料,采用流化喷涂法自行制备包膜尿素,研究其养分释放特性和施用效果,取得以下主要结果:
1.以大颗粒尿素和氧化改性的植物油脂为原料,运用自制的流化喷涂装置制得了两种包膜尿素POU1(N:38.2%)、POU2(N:33.3%).
2.扫描电镜观测结果表明,植物油脂能够在玻璃平板和尿素颗粒表面上形成完整的膜;POU1肥料表面的混合阻隔层由植物油脂-干燥添加剂组成,POU2肥料表面的混合阻隔层由一层完整的植物油脂膜和植物油脂-干燥添加剂共同组成,其形貌更完整,尿素颗粒表面形成的膜具有层状叠加结构,对养分释放起到物理阻隔的作用。
3.连续溶出试验结果表明,POU1和POU2的氮素溶出量显著小于商品包膜尿素(CCU)(P0.05),POU2的氮素溶出量显著小于POU1(P0.05);土柱淋溶试验结果表明,POU1和POU2总氮累积淋出量在前3次淋溶中显著小于CCU (P<.05),在前6次淋溶中显著小于普通尿素处理(NU)(P0.05),具有养分缓释的特征。
4.模拟氨挥发试验结果表明,POU1和POU2的氨挥发速率只有商品包膜尿素的25%-30%;POU2的累积氨挥发量显著低于CCU处理和NU处理(P0.05),说明植物油脂包膜尿素能有效降低氨挥发速率,减少尿素施入土壤后的氨挥发损失。
5.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施用POU2处理的黑麦草地上部干物量显著CCU处理(P0.05),三次刈割后,POU1、POU2处理的黑麦草地上部氮、磷、钾总积累量显著大于NU处理(P0.05),POU2处理显著大于CCU处理(P0.05);POU1、POU2处理的黑麦草氮肥表观利用率明显高于CCU处理或NU(P0.05);植物油脂包膜尿素,尤其是POU2,能改善黑麦草氮素营养状况,促进黑麦草生长,增加黑麦草地上部氮磷钾的吸收量,提高氮肥表观利用率。
6.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处理(除单施钾肥外)的饱粒产量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P0.05),植物油脂包膜尿素处理(PPN, POU1:POU2普通尿素=0.3:0.4:0.3)的饱粒产量显著高于NU处理(P0.05);PPN处理分蘖期地上部、秸秆和糙米的含氮量显著高于NU处理(P<.05), PPN处理秸秆和糙米中的氮、磷积累量及地上部氮、磷(除N5P2Kc外)总积累量显著高于NU处理(P0.05),PPN处理糙米中的钾积累量显著高于NU处理(P0.05);在施氮量为82.5kg/ha-247.5kg/ha的范围内,PPN处理的氮素表观利用率显著高于NU处理(P0.05);说明施用植物油脂包膜尿素能改善水稻氮、磷营养状况,促进水稻地上部氮、磷、钾的吸收,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根据产量效应方程,PPN处理条件下的适宜施氮量为96.3~139.6kg/ha,可作为推荐的氮肥用量。
|
|
|
|
1 |
毛小云,冯新,廖宗文;固-液反应包膜尿素的膜结构特征初报[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
2 |
彭俊杰,王德汉,廖宗文;造纸黑液木质素对尿素氮在土壤中转化与生物利用的影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
3 |
樊小林,刘芳;钙镁磷肥复式包膜尿素对冬小麦产量和氮肥效率的影响[J];磷肥与复肥;2004年04期 |
4 |
熊又升,陈明亮,何圆球,巴瑞先,余延丰,乔艳;在灰潮土—芹菜系统中包膜尿素和尿素氮的利用和去向[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
5 |
张文辉,段平,侯翠红,许秀成,朱洪勋,张翔;缓效多营养包膜尿素肥效试验与经济效益分析[J];磷肥与复肥;1997年04期 |
6 |
王勇;聚乙烯包膜尿素的研制[J];太原科技;2002年01期 |
7 |
张文辉,段平,许秀成,朱洪勋;缓效多营养包膜尿素肥效试验研究[J];河南化工;1997年04期 |
8 |
张玉凤,曹一平,陈凯,张福锁;高聚物包膜尿素的氮素释放特性及其评价方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
9 |
毛小云,冯新,王德汉,孙克君,廖宗文;固-液反应包膜尿素膜的微结构与红外光谱特征及氮素释放特性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4年05期 |
10 |
施卫省,王亚明,陈家农;不同固化期对包膜肥料养分释放速率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
11 |
吴正景,吕静霞,苗艳芳,李景超,王树和;包膜尿素对日光温室土壤理化特性及番茄生长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
12 |
陈德明,王亭杰,雨山江,金涌;缓释和控释尿素的研究与开发综述[J];化工进展;2002年07期 |
13 |
唐辉,王亚明,戈振扬,杨爱明;桐油包膜尿素的制备及其肥料缓释效应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
14 |
施卫省;罗小林;唐辉;王亚明;;桐油包膜尿素养分释放机理的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年04期 |
15 |
吴正景,高文,魏秉培,苏维;氮素对番茄叶片生理活性的作用研究[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2003年04期 |
16 |
张玉玲;张玉龙;党秀丽;虞娜;岡本昌広;;包膜尿素氮素的溶出特性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
17 |
张鑫;张海楼;娄春荣;;包膜尿素对玉米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9年04期 |
18 |
冯新,毛小云,卢其明,廖宗文;麦饭石混合物包膜尿素的肥效及成膜理化特征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年04期 |
19 |
孙克刚;李丙奇;乔文学;;金正大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不同掺混比例对玉米肥效试验的研究初报[J];磷肥与复肥;2008年04期 |
20 |
许俊香;徐秋明;倪小会;曹兵;;包膜尿素对甜瓜产量、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