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梯度的混杂系统优化控制数值求解及应用
【摘要】:混杂系统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过程中的系统,各领域的科学工作者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混杂系统优化控制是混杂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有着重大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广泛的工程应用背景。本文针对模态切换顺序已给定、控制输入受约束、含状态跳变且带有模式不变集的确定性连续混杂系统优化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求解全局最优解的数值算法,并研究了该混杂系统优化控制数值求解方法在注塑制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针对模态切换顺序已给定、控制输入受约束、含状态跳变且带有模式不变集的确定性连续混杂系统的优化控制问题,给出了基于梯度的数值求解方法。将极大值原理运用于这类混杂系统优化控制问题中,得到最优性条件;获得最优性条件的基础上,利用敏感性分析求得目标函数关于控制变量的梯度信息;最后通过控制变量参数法将无限维的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有限维的非线性规划问题,运用基于梯度算法求解优化问题的数值解。此外,对于数值求解过程中遇到的奇异雅克比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改进方法来规避之,从而最终实现最优控制问题的数值求解。
2)从全局最优解的角度出发,首次在混杂系统优化控制问题中引进填充函数法,给出了求解全局最优解的填充函数法与基于梯度法相结合的数值算法。该数值算法由两个阶段组成:极小化阶段(利用基于梯度算法找到一个局部极小值)和填充阶段(构造填充函数,利用它找到更小的局部极小值);两阶段交替进行直至找到全局最优值。
3)研究了混杂系统优化控制数值算法在注塑制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将混杂系统理论应用于注塑成型过程,在注塑制品质量控制问题方面运用已获得的研究成果——混杂系统优化控制数值算法来求解生产出最优制品所需的输入。注塑制品质量控制中,以注射速度、保压压力和注射保压切换点作为控制变量,制品重量作为质量指标,在注塑机上进行实验,采集实验数据建立注塑过程混杂系统模型及制品质量最优控制问题;最后运用提出的数值算法求解该控制问题,求得注塑成型的最优注射速度、保压压力曲线轨迹以及最优注射保切换点。
|
|
|
|
1 |
李宏光,俞金寿;化工过程控制混杂系统及其Petri网描述[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3年05期 |
2 |
徐心和;混杂系统的存在与研究[J];基础自动化;1996年01期 |
3 |
仝庆贻,颜钢锋;混杂系统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3年02期 |
4 |
张霓,吴铁军;具有多个平衡点的不确定混杂系统的鲁棒镇定[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年03期 |
5 |
陈阳舟,林林,崔平远;基于动态规划原理的混杂系统二次型最优控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
6 |
郑应平;离散事件系统理论研究和应用进展(Ⅱ)[J];控制与决策;1996年03期 |
7 |
邢科义,赵天绪,张东红;非线性采样控制系统的稳定性[J];自动化学报;2002年01期 |
8 |
郑应平;离散事件系统理论研究和应用进展(Ⅰ)[J];控制与决策;1996年02期 |
9 |
仝庆贻,刘妹琴,颜钢锋,赵光宙;具有变时滞摄动混杂系统稳定性的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8期 |
10 |
吕立华,宋执环,李平,王慧;基于Multi-Agent的面向过程混杂系统的集成技术[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年09期 |
11 |
张霓,吴铁军;参数摄动混杂离散系统的鲁棒稳定性[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2年05期 |
12 |
彭昭,王文辉,周东华;一类混杂系统多重故障的半定性诊断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4年04期 |
13 |
王泽宁,费树岷,冯纯伯;一类混杂系统的鲁棒性分析与控制(英文)[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1年03期 |
14 |
李秀改,高东杰,王宇红;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的混杂系统预测控制[J];控制与决策;2002年03期 |
15 |
郑刚,谭民,宋永华;混杂系统的研究进展[J];控制与决策;2004年01期 |
16 |
李宏光,俞金寿;混合状态Petri网及其在过程控制混杂系统中的应用[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
17 |
李增中,韩兵;基于HPN仿真的混杂系统分层调度方案[J];微型电脑应用;2001年07期 |
18 |
张立炎,徐华中,钱积新;一类混杂系统建模和优化控制的研究[J];控制工程;2005年05期 |
19 |
李秀改,高东杰;一类混杂系统的模型预测控制[J];信息与控制;2002年01期 |
20 |
王诗云;赵宇;单锋;王莉;王利岩;;混杂系统的双测度稳定性及应用[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