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语码转换的句法变异及认知加工研究
【摘要】: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现象的重要产物之一。近年来,语码转换的研究已经从语言学领域发展到语言学与认知科学相交叉的跨学科研究。研究者们广泛关注语码转换的定义、分类、句法结构、社会功能甚至认知加工机制等问题。本文采用句法和认知的双重视角,以真实语料为基础建立汉英语码转换的依存树库,运用自控步速阅读实验和眼动阅读实验的技术手段,对汉英语码转换现象进行计量和认知分析。论文的第一部分重点探讨汉英语码转换的句法变异问题及产生的原因,第二部分考察引起汉英语码转换句法变异的主要原因之一——语码转换的边缘性特征在心理实验中的体现并验证第一部分得出的结论。
关于语码转换的句法变异问题,本文提出了具有普适性的研究模式。根据依存语法,基于19766词次的汉英语码转换的依存树库,本文以依存距离和依存方向为测量指标研究语码转换的句法变异问题。从句法上讲,与汉语和英语语料库相比,语码转换树库存在依存距离变异和以依存方向为测量指标的词序变异。从认知上讲,依存距离作为词语法中记忆承载的测量指标,本研究发现混杂依存比相应的单语依存的平均依存距离长。主要语法关系(主语、宾语、定语和状语)和语码转换的某些特征(边缘性、语流断续标记和移位)是导致依存距离变异的主要原因。依存方向在混杂依存中分布不同于单语依存导致了语码转换语料库中的词序变异。主要句法关系在单语依存和混杂依存中的不同分布导致了混杂依存中依存方向的分布区别于单语依存。
为了更加细致和深入地探究引起汉英语码转换句法变异的原因,本文从动词的结合力入手,精确地计算并概括汉英语码转换中动词的概率配价模式,统计和比较动词支配不同词类所形成的三种主要句法关系在单语依存和混杂依存中的概率分布以及相应的平均依存距离。通过计量分析,不仅可以清晰地展现和对比汉英语码转换树库中汉语和英语动词的结合力,即动词支配其他词类和受其他词类支配形成各种句法关系的能力,而且能够发现引起汉英语码转换依存距离变异的词类分布状况。本文尝试性地扩展了概率配价模式理论的应用范围,为语言学和认知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在第一大部分中,基于语码转换依存树库的计量分析,我们发现引起语码转换依存距离变异,进而引起认知加工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语码转换的边缘性特征,为了通过心理实验进一步验证以上结论,论文的第二大部分采用汉英语码转换树库中的真实语料作为实验材料,在自控步速阅读实验和眼动阅读实验两种不同实验情境下,考察语码混杂句子和汉语句子中主语的位置效应,实验结果证实了语码转换的边缘性特征能够引起认知加工难度的变化。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46;H314
|
|
|
|
1 |
白学军,张兴利,史瑞萍;工作记忆、表达方式和同质性对线性三段论推理影响的眼动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3期 |
2 |
阎国利,田宏杰,白学军;工作记忆与汉语歧义句加工的眼动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3期 |
3 |
李勇,阴国恩,陈燕丽;阅读中疲劳、心理负荷因素对瞳孔大小的调节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3期 |
4 |
冯公达;延边双语现象初探[J];东北师大学报;1983年06期 |
5 |
祝畹瑾;语码转换与标记模式——《语码转换的社会动机》评介[J];国外语言学;1994年02期 |
6 |
吴东英;再论英语借词对现代汉语词法的影响[J];当代语言学;2001年02期 |
7 |
王瑾,黄国文;语码转换之结构研究述评[J];外国语言文学;2004年02期 |
8 |
吴文灿,姜国华,廖国锋,钟浩,牟晓非,王颖颖;驾驶舱显示与照明系统人机工效的可靠性设计与分析[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8年01期 |
9 |
张淑静;从联想测试看二语心理词汇之间的联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10 |
杨超美;英语学习者性别差异的研究与对策[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