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与人力资本结构
【摘要】:在大学要强化通识教育已形成共识,但如何优化通识教育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重要理论问题。通识教育在开展过程中存在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平衡问题,在教育学中,目前的研究普遍都没有给出合理的理论分析。但两者应该各占多大的比例,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去解决的实际问题。从劳动经济学视角出发,用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看待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平衡问题。在通识教育对应于提升通用性人力资本,专业教育对应于提升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基础上,用人力资本投资结构理论去分析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最优投资比例,以及所形成的人力资本结构与社会需求适应性问题。
文章还用案例进一步进行实证讨论:(1)赫钦斯时代芝加哥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中脱离社会需求,导致没有平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投资比例;(2)中国通识教育改革说明社会需求的变化是推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投资比例变化最重要的力量;(3)在个体异质性假设下,浙江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在进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投资选择的实例说明学生之间最优投资比例存在个体差异性。
因此,在开展通识教育过程中,学校要在平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时候,更多地为学生搭建自由个性化的平台,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充分的自由选择权,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加强引导,提高通识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