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波的局部CT图像重建算法研究
【摘要】:
在临床医学中,非介入式的检测技术不断的引起人们的兴趣。这种技术能够让医生不通过外科手术就能观察到人体内部的解剖结构。计算机辅助断层成像(CT)便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代表。它所基于的成像原理是:人体的某个剖面在若干个角度上被X射线束照射,照射后X射线的衰减量被检测器记录下来,形成投影集合,数学上将这个投影集合描述为该剖面的Radon变换,通过反演Radon变换就能够重建剖面的二维图像。
滤波反投影法(Filtered Backprojection)是目前应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CT图像重建算法。该算法利用从各方向测量出来的投影值求出物体内部受检断面各点的X射线衰减系数,从而重建出整个人体横截面的图像。但是该算法存在着一个缺陷,即为了重建图像中任意一个点的信息,它需要用到待建图像的所有投影数据。这就意味着,即使只想观察身体横截面的某个局部区域,病人也要接受相对来说较为大量的X射线照射。于是近年来,寻找一种能够减少辐射剂量,同时又能准确重建感兴趣区域的局部图像重建算法,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
本文将提出一种从Radon变换获得待建图像小波分解系数的算法。该算法与传统的滤波反投影法相似,不同的地方在于,算法中用到的滤波器是与X射线的照射角度相关联的,而且反投影后得到的是待建图像的小波分解系数,这些系数再经过逆小波变换就得到了最终的重建图像。利用小波的特性,该算法仅使用几乎是完全局部的投影数据去重建身体剖面上的某个局部区域,从而大大降低了X射线的辐射剂量和算法的运行时间,同时还具有和传统的滤波反投影法基本相同的图像重建质量。
|
|
|
|
1 |
罗戎蕾,汪元美,刁现芬;基于Mallat金字塔算法的小波的局部图像重建[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年03期 |
2 |
陈雷,于明,罗永兴,周宇翔;基于小波相位保持校正GVFsnake模型的B超心脏边缘提取[J];信号处理;2004年06期 |
3 |
李瑞珍,郑宗英,周凯书;A 型超声诊断肝癌误诊33例病案的分析与初步探讨[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1982年01期 |
4 |
李天钢,王素品;基于多尺度小波的胃癌细胞图像边缘检测与分析[J];生物物理学报;2005年02期 |
5 |
张继武,蒋大宗,郑崇勋;小波技术在生物医学成像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97年04期 |
6 |
邢国泉,余大昆,李义兵,侯健,李健雄;MATLAB小波工具箱在医学图像压缩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05年01期 |
7 |
;BOBO乐乐园 天线宝宝在8月[J];父母必读;2006年15期 |
8 |
张朝明;;爆竹声声辞旧岁[J];中国药店;2009年02期 |
9 |
郭治;;画画 过河[J];父母必读;1986年01期 |
10 |
官金安;陈亚光;;诱发电位中自发脑电的白化及去除[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6年04期 |
11 |
横山清子;用小波变换分析心率变异过渡变化的新方法[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99年05期 |
12 |
杨胜波,于春梅;小波分析在生物医学信号/图像处理中的应用[J];仪器仪表学报;2002年S1期 |
13 |
李樱;路斐斐;;崔小波 公共卫生,离我们最近的危险[J];三月风;2007年11期 |
14 |
杨利昆;小波为什么胆小?[J];心理与健康;1999年04期 |
15 |
杨广映,罗志增;小波变换在肌电信号预处理中的应用[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
16 |
关力,蒋大宗;利用小波分析技术提取诱发电位的方法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1996年02期 |
17 |
吴国平;;不要爱那么多[J];生活与健康;2006年07期 |
18 |
易东,刘月明,王文昌;小波分析方法在统计理论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2000年02期 |
19 |
;“我们付出更多努力,只为了您的一个微笑”[J];养生大世界;2004年07期 |
20 |
张彩霞;郝小波教授辨证治疗干眼症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