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晔,王秀芬;健康人与糖尿病患者红细胞中Cu,Zn-SOD活性测定及分析[J];光谱实验室;1999年05期 |
2 |
杨居荣,查燕,刘虹,云影;污染作物籽实中Cu的分布、结合形态及其毒性[J];农业环境保护;2001年04期 |
3 |
谭鹏夫,张传福;铜熔炼过程中伴生元素分配行为的计算机模型[J];金属学报;1997年10期 |
4 |
李叶农,郑荣华,黄近丹,张文芳;X荧光能谱法测定磷青铜、青铜标样中铜与锡[J];光谱实验室;1997年01期 |
5 |
严川伟,林海潮,曹楚南;MBO缓蚀膜中Cu的价态及成膜机制[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1年01期 |
6 |
张维碟,林琦,陈英旭;不同Cu形态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可利用性及其活性诱导[J];环境科学学报;2003年03期 |
7 |
伍盈盈;;衣藻生物吸附铜的实验研究[J];贵州化工;2006年03期 |
8 |
谢思琴,周德智,顾宗濂,吴留松;模拟酸雨下土壤中铜、镉行为及急性毒性效应[J];环境科学;1991年02期 |
9 |
宋尽霞,曾潮流,付广艳,牛焱;双相Cu-Co合金在600~800℃空气中的氧化[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0年02期 |
10 |
张毅,周延春;Ti_3SiC_2弥散强化Cu:一种新的弥散强化铜合金[J];金属学报;2000年06期 |
11 |
张学元,柯克,杜元龙;金属在薄层液膜下电化学腐蚀电池的设计[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01年02期 |
12 |
王艮梅,周立祥;施用有机物料对污染土壤水溶性有机物和铜活性的动态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03年04期 |
13 |
闫程科,周延春;Ti_2SnC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J];金属学报;2003年01期 |
14 |
李明,褚武扬,高克玮,宿彦京,乔利杰;Cu晶体内椭球裂纹愈合的三维分子动力学模拟[J];金属学报;2004年05期 |
15 |
朱远志,彭勃,曾渝,尹志民,杨扬;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Z-A模型对无氧Cu本构关系的对比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16 |
卜元卿;骆永明;滕应;李振高;;铜暴露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J];环境化学;2007年05期 |
17 |
吕永年;梁立军;;GCr15轴承钢添加Cu的试验[J];河北冶金;2007年05期 |
18 |
陈连仲,马桂兰;离子色谱法测定高纯Eu_2O_3中的微量Cu和Ni[J];分析仪器;1994年04期 |
19 |
王文,曾潮流,吴维 ,张鉴清;Cu在熔融(Li,K)_2CO_3中的热腐蚀行为研究[J];金属学报;1999年06期 |
20 |
潘文霞,吴承康,岡本平;氮化铝基板与 Cu和Al的接合及其表面改质效果[J];金属学报;2000年0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