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联合阿霉素、阿糖胞苷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HL-60)增殖抑制作用的研究
【摘要】:
背景
紫杉醇(Paclitaxel,taxol)是一种作用于微管的广谱抗癌药,目前已在进展期恶性实体瘤如卵巢癌、乳腺癌和肺癌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但国内尚未见其应用于临床治疗白血病的报道,已有体外实验证实紫杉醇对包括K562、HL-60等多种白血病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但国外Ⅰ期临床研究的报道其单独治疗白血病的结果仍不令人满意,目前关于紫杉醇与常用白血病化疗药物如阿霉素、阿糖胞苷联合应用对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未见报道。本实验旨在研究紫杉醇和阿霉素、阿糖胞苷单独和联合应用对K562、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便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材料与方法
紫杉醇注射液由四川太极制药有限公司惠赠;阿霉素为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产品;阿糖胞苷为上海华联制药有限公司产品。人急性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均由浙江大学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提供。本实验分单一用药实验和联合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用药实验两部分,单一药物作用实验设紫杉醇实验组、阿霉素实验组、
阿糖胞昔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紫杉醇的浓度范围为 0.125* u g/mL、
阿霉素的浓度范围为 0.31 25J u g/mL、阿糖胞苦的浓度范围为 264
u g/mL。联合药物作用实验分为 4组即紫杉醇邓 霉素组、紫杉醇叩
糖胞苦组、紫杉醇+阿霉素+阿糖胞昔组和空白对照组。根据单一用药
对 K562、HL60作用的实验结果,选择抑制率在 10刁0o左右的阿霉素、
阿糖胞昔浓度作为联合用药的浓度,阿霉素浓度为 0.3 u g/mL,阿糖胞
昔浓度为 2 u g/mL,在各组加入不同浓度的紫杉醇。药物作用时间均
为72h,分别在作用24、48、72h后用MTT法测定紫杉醇、阿霉素、
阿糖胞昔单独和联合应用对K562、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计算
抑制率并求得半数抑制浓度门C50入实验结果用SPSS10刀for windows
统计软件分析处理,IC50采用加权直线线性回归法求得,两组间抑制
率比较采用矿检验,以P<o.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结 果
单独用药实验结果示,紫杉醇、阿霉素和阿糖胞苦对K562、HL60
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呈明显的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关
系。紫杉醇、阿霉素和阿糖胞昔作用 K562细胞 72h的 IC50分别为 0.11
n g/mL、0.18 u g/mL、3.71u g/mL,作用 HL-60细胞 72h的 IC50分别
为 0.37 u g/mL、0.22 u g/mL、1.93 u g/mL。由此可见紫杉醇对 K562细
胞的抑制作用大于HL60细胞。
联合用药实验结果显示,紫杉醇联用阿霉素或阿糖胞昔或三药联
用后对K562、HL60 细胞株的抑制率显著增加,明显高于单一用药
(P<0刀5人 三药联用组的抑制作用也大于两药联用组,与紫杉醇联用
阿糖胞昔组相比其抑制率有显著差异什<0刀5X但与紫杉醇联用阿霉素
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仔>0刀5X提示三药联用组作用与紫杉醇联用阿霉素
组相近。当 0.3 n g/mL阿霉素联用 0.125 u g/mL紫杉醇后其对 K562的
抑制率能从25.31%提高到55.49%,其作用效果相当于单用阿霉素两倍
二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剂量的作用强度,当紫杉醇浓度提高到 0.5 n g/mL,其作用相当于单用
阿霉素八倍剂量的作用强度。
结 论
紫杉醇、阿霉素和阿糖胞昔对K562、HL-60均有一定的增殖抑制
作用,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紫杉醇对K562 细胞的抑制作用大于
HL60细胞,紫杉醇与阿霉素或阿糖胞苦联合应用可明显增强对K562、
HL*0 的增殖抑制作用,小剂量的紫杉醇即可明显提高阿霉素的作用
强度。我们认为紫杉醇可作为白血病治疗中可选择的药物之一,联合
运用紫杉醇与阿霉素可望成为治疗白血病新的有效的方案。
|
|
|
|
1 |
黄建瑾,李旭芬,王娴,张苏展;紫杉醇治疗阿霉素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J];中国癌症杂志;1999年03期 |
2 |
傅强,王梅,王雅杰;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阿霉素耐药的晚期乳腺癌[J];癌症;2002年04期 |
3 |
王坤;;阿霉素+环磷酰胺序贯紫杉醇和阿霉素+紫杉醇序贯每周紫杉醇在高风险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中的多中心Ⅲ期随机对照研究[J];循证医学;2007年03期 |
4 |
王红;;紫杉醇联合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7年01期 |
5 |
林显敢,谢德荣,姚和瑞,李志花,江志敏,刘天浩;环磷酰胺、阿霉素、5-氟尿嘧啶方案与紫杉醇、顺铂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比较[J];癌症;2003年04期 |
6 |
陈晓萍;赵莉;;紫杉醇与阿霉素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护理[J];家庭护士;2007年18期 |
7 |
刘冬生,肖莲;紫杉醇联合吡喃阿霉素一线治疗转移性乳腺癌临床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4年03期 |
8 |
徐天锁;杨彩娜;;紫杉醇联合阿霉素、氮烯咪胺治疗成年人转移性横纹肌肉瘤1例[J];现代肿瘤医学;2006年02期 |
9 |
李伟;王彬;赵宏亮;;紫杉醇 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06年17期 |
10 |
潘承欣;杨接辉;邹礼明;;紫杉醇加阿霉素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6年15期 |
11 |
李海锋;张晓丽;薄爱华;芦广平;吴丽敏;;紫杉醇联合阿霉素方案对乳腺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年01期 |
12 |
郑建华;;紫杉醇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10年01期 |
13 |
王占峰;孙玉芹;韩海玲;徐秀玲;景遐斌;;纳米纤维介导的紫杉醇/阿霉素序贯联合治疗SHg-44胶质瘤[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12期 |
14 |
杨彩虹;陈安民;曾恒;;紫杉醇与常规化疗药物对人骨肉瘤细胞的毒性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08年18期 |
15 |
杨彩虹;陈安民;曾恒;陈剑锋;;化疗药上调DR4、DR5表达体外逆转人骨肉瘤对TRAIL的耐受[J];临床外科杂志;2008年10期 |
16 |
姚小健;吡喃阿霉素十阿糖胞苷治疗急性白血病疗效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1998年05期 |
17 |
曹鹏;王东明;顾振华;;川陈皮素对乳腺癌细胞的化疗增敏作用[J];中草药;2009年09期 |
18 |
庞伟华!510655,吴海鹰!510655;特素联合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35例报告[J];实用癌症杂志;2000年03期 |
19 |
马培奇;;紫杉醇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上海医药情报研究;2003年02期 |
20 |
陈于法,郑树,陈丽荣,李士敏;紫杉醇诱导人乳腺癌细胞凋亡过程DNA甲基化水平检测[J];肿瘤;1999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