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套损井长井段密封加固修复工艺设计研究
【摘要】:
随着油田进入开采中后期,由于地下的复杂结构、地下的腐蚀环境以及材料的抗腐蚀能力等等不定因素的影响,常常会使一些油水井发生套管损坏的现象。
套损的修复便成了油田开发生产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虽然套损修复技术近几十年来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随着油田的逐年开采,套损速度日益加快,套损程度日益严重,套损类型日趋复杂,这些现有工艺还是不能完全满足油田的不断变化的需要。研究经济有效的多点套损井长井段密封加固修复技术就成为目前修井领域亟待解决的课题。
多点套损井长井段密封加固修复工艺技术是综合分析原有的五种套损井修复工艺特点,结合目前油田现有的工艺技术和设备能力,开发设计出的一种既能全井任意深度范围内对复杂套损情况进行修复,而且充分利用普通的油田作业设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修复费用较低的套损修复新工艺。
本论文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是着重于对整个工艺过程的研究与设计,特别是对于该工艺的核心部件密封加固器的研究设计和理论计算。论文对相应的设计进行了实验设计。通过室内实验和现场施工,得到主要结论:这一修复方案是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受益显著的。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TE931
|
|
|
|
1 |
杨荣,赵福兴,周正茂;爆炸法修复变形石油套管的研究[J];爆炸与冲击;1998年03期 |
2 |
姚洪田,王伟,边志家;套管损坏原因与修井效果[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1年01期 |
3 |
孙喜寿,李华,高圣平;经济的套管衬里及修补[J];国外石油机械;1998年05期 |
4 |
朱小平;套管内衬贴补波纹管成形径向力分析[J];石油矿场机械;1999年03期 |
5 |
苏益仁,赵惠忠,李克敏;井下石油专用管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失效分析[J];石油钻采机械;1983年06期 |
6 |
熊育坤;过油管套管修补工具[J];石油机械;1999年04期 |
7 |
王洪英,周庆刚,奚广春;大庆地区深部取套修井技术的应用[J];石油钻采工艺;2000年05期 |
8 |
林觉振,李远兵,郑登才,吴庆民,李建刚;裸眼侧钻工艺技术的应用[J];石油钻采工艺;2000年06期 |
9 |
权秀英,杨树平,王凤翔,廖新武,王学民;套管补贴修复新工艺及应用[J];石油钻采工艺;2000年06期 |
10 |
陈养龙,王新来,何树栋;套管悬挂载荷的现场计算[J];石油钻探技术;2000年06期 |
|
|
|
|
|
1 |
刘典涛,李林祥,杜树礼,赵长戈,姚友龙,陈明亮;孤东油田四区油水井套管损坏规律及其对策研究[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
2 |
张志全,伍家忠,罗跃;港西油田套管变形原因分析及对策[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
3 |
蔺怀志;白良虎;张涛;;套损井取换套技术的研究及应用[J];内江科技;2006年03期 |
4 |
唐波,练章华,刘干,刘永刚,黄生远,张平,杨军孝;射孔套管抗挤强度理论分析[J];石油机械;2004年12期 |
5 |
徐守余,魏建军,温红;油井套管损坏动力学机制研究[J];石油钻采工艺;2003年03期 |
6 |
贾选红,刘玉;辽河油田稠油井套管损坏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J];特种油气藏;2003年02期 |
7 |
刘向明,吕民,吕俊;大修井筛管完井防砂技术[J];特种油气藏;2003年04期 |
8 |
尹中民,武强,刘建军,杨春和;注水井泄压对井壁围岩应力场的影响[J];岩土力学;2004年03期 |
9 |
欧炯林;百色油田油层套管变形原因初探[J];钻采工艺;1997年01期 |
10 |
姚振华;川东地区井下套管损坏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钻采工艺;1998年02期 |
|
|
|
|
|
1 |
钟兴福;吴应湘;李东晖;李强;周柳燕;张运斋;;套管井工程检测技术及其应用[A];2005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
|
|
|
|
|
1 |
马世瑄,沈本善,吴小薇,胡双;兰姆波环行传播测井检查油井固井质量[J];华东石油学院学报;1983年04期 |
2 |
楚泽涵,帅健,白鹏飞,彭玉辉;油井水泥抗压强度与声阻抗关系的实验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6期 |
3 |
马旭,龚伟安,谢建华,赵文;套管水泥环的室内破坏试验及力学分析[J];石油机械;2000年04期 |
4 |
练章华,王钢,何明烛,曾久长,卫玉祥;套管变形的计算机仿真[J];石油钻采工艺;1994年03期 |
5 |
高国华,李琪,张健仁;管柱在垂直井眼中的屈曲分析[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
6 |
范兴亮;套管变形油管断裂井修井技术[J];钻采工艺;1996年04期 |
|
|
|
|
|
1 |
李刚,董大鹏,郭娜;高温高压油田套损因素分析及控制技术[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3年10期 |
2 |
刘绍轩,罗新华,徐松辽;储层孔隙压力计算方法研究与应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3年03期 |
3 |
杨民瑜,郭军,徐艳;套损层位异常压力的形成及预测方法[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1年06期 |
4 |
黄小兰,刘建军,杨春和,周辉;油田油水井套管损坏预测方法综述[J];新疆石油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
5 |
李树群,孙先杰,赵丽娟;大庆龙虎泡高台子区块套损原因分析及对策[J];石油钻采工艺;2001年06期 |
6 |
刘建中,周胜民,李自平,王新声;油田套管损坏的压力与压差联合作用机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1年02期 |
7 |
姜守华;油井套损机理综述[J];国外油田工程;2001年12期 |
8 |
周晓玲,郭雷,李自平,刘冰;萨中开发区注聚区块套管损坏原因[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2年04期 |
9 |
刘龙涛,张兴福,郭云霞;找通道、扩径修井工具的研制与应用[J];石油钻采工艺;2003年02期 |
10 |
曹鸿梅,杨树宝,任继荣;对萨北套损区更新加密调整试验的认识[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4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