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薄膜厚度实时监控系统及其反演的研究
【摘要】:
进入90年代以后,显示技术和光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逐渐的产业化,对于光学薄膜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人们对光学薄膜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也对薄膜制造的监控精度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目前,国外知名镀膜机厂商销售的都是全自动镀膜机。这类镀膜机具有很高的监控精度,而且完全实现了监控的自动化。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国产镀膜机均还需要人工进行操作,自动化程度很低。本课题就是针对这一情况提出的。
本文首先对薄膜厚度的光学监控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该方法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其不足讨论了相应的改善办法,并提出了探讨了提高光学监控法监控精度的方法。同时,本文还对监控过程中膜层参数的在线反演进行了严格的数学推导。
为了更加有效地进行反演,滤除监控信号中的噪声,以及提高极值法的监控精度,本文分析了最优化方法在这些问题上的应用。虽然最优化方法在实际监控及反演过程中受到应用条件的限制,但是这些分析对于今后工作的指导是很有意义的。
本课题还建立了一套光学薄膜厚度实时监控系统,可以与国产镀膜机配套使用,初步实现国产镀膜机薄膜制备过程的自动化。实践表明,这套膜厚监控系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同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最后,本文对整个课题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且提出了今后改进的思路和发展的方向。
|
|
|
|
1 |
顾易瓅;郑百林;贺鹏飞;张士元;;固体薄膜/液体膜/基底层状结构中液体膜/基底界面不平整性对结构稳定性影响[J];应用力学学报;2005年04期 |
2 |
赵汝进;马孜;姚远程;何长涛;;基于V/F变换下的数字相敏检测监控光学膜厚[J];激光杂志;2007年03期 |
3 |
魏雄邦;吴志明;王涛;许向东;唐晶晶;蒋亚东;;氧化钒薄膜的厚度对薄膜电学特性的影响[J];材料导报;2008年03期 |
4 |
胡翠英;钟金钢;高应俊;胡雅婷;;基于显微数字全息的生物薄膜折射率的测量[J];光电子.激光;2010年01期 |
5 |
陈星;童晟飞;王正忆;叶兵;;椭圆偏振仪测量薄膜折射率及周期厚度解的分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年06期 |
6 |
刘世清,曹柏林,程晓曼;在椭偏测厚中用TI——59计算器直接计算薄膜厚度[J];物理实验;1984年04期 |
7 |
张祖妤;周虚;;楔形薄膜光波耦合器的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1985年04期 |
8 |
方治元;;金属薄膜厚度的测量[J];物理实验;1988年05期 |
9 |
郭延风;徐乐英;杨淑华;;薄膜厚度的电子探针测定[J];电子显微学报;1992年01期 |
10 |
易新建,李毅,郝建华,张新宇,G.K.WONG;分子束外延生长Sb薄膜及其量子尺寸效应[J];物理学报;1998年11期 |
11 |
叶辉,何敏德,麦炽良;铌酸锶钡铁电薄膜的微结构与薄膜厚度的关系[J];光学仪器;2001年Z1期 |
12 |
马逊,刘祖明,陈庭金,廖华;椭圆偏振仪测量薄膜厚度和折射率[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13 |
秦洁玉;罗崇泰;马勉军;;线性渐变滤光片镀制挡板设计[J];真空与低温;2007年01期 |
14 |
姜迪友;刘德生;欧阳小芳;叶志清;雷敏生;;PLD制备LiMn_2O_4薄膜及参数对薄膜微观结构的影响[J];江西科学;2008年02期 |
15 |
朱筱玮;于金涛;陈永丽;;椭圆偏振仪测量误差的修正[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
16 |
张宁;聂璞林;李铸国;黄坚;陈秋龙;蔡珣;;鼓泡法试验薄膜力学行为的研究[J];力学季刊;2010年01期 |
17 |
张海波;康建波;孙辉;杨定宇;朱兴华;;基于紫外-可见透过谱的薄膜厚度计算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
18 |
蔡晓苏;胡超;欧智成;;可变形电子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15期 |
19 |
唐艳芳;王小云;;高聚物薄膜在旋节去湿中的动力学稳定性[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
20 |
胡南琦;;薄膜在光学中的應用[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1955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