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金属切削温度场的计算与模拟
【摘要】:金属切削是一个高度非线性、热力耦合的过程。在金属切削过程中,切削热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切屑的变形(剪切面热源)和刀具、切屑和工件间的摩擦(摩擦面热源)。虽然两种热源面不大,但在一般情况下都能产生高温,有学者曾在研究中指出最高温升可达1000℃。较高的切削温度是刀具磨损的主要原因,它将限制生产力率的提高。切削温度还会使加工精度降低,使己加工表面产生残余应力以及其它缺陷。
由于切削时的温度场对刀具磨损的部位、工件材料性能的变化、已加工表面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对温度场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工作就是研究工件、切屑和刀具上个点的温度分布,也就是温度场。在论文中首先从前人提出的一些研究模型出发,进行比较和综合,得出一个改进的切削温度场研究模型,从理论上给出一种求切削温度场的方法,并结合前人的一些试验参数进行计算分析,得出温度场分布的计算曲线。最后利用通用有限元程序软件(ABAQUS)进行建模分析,给出一种动态直观的求解。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从两个不同的方面计算出切削温度场的分布,特别是在有限元分析切削温度场时,在已有有限元理论的基础上,结合ABAQUS/Standard通用有限元程序的特点和实际切削工况,将工件、刀具材料的一些特性参数与温度结合起来,列出相应的本构方程,根据切削的特点,对库仑摩擦定理作一定的修改,定义切屑分离准则。最后得到的温度场分布与计算方法得出的温度场分布曲线较为吻合。这对以后进行的类似研究可以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价值。
|
|
|
|
1 |
宋夕超;张建华;董春杰;;基于ABAQUS的煤油介质中电火花表面强化工艺参数的研究[J];电加工与模具;2011年01期 |
2 |
刘升;牛海云;杭乃勤;陈鼎勋;;高速线材10道次精轧过程的有限元模拟[J];特殊钢;2010年02期 |
3 |
胡增荣;周建忠;郭华锋;杜建钧;;应用ABAQUS模拟激光焊接温度场[J];激光技术;2007年03期 |
4 |
邓文君,夏伟,周照耀,王灵军,陈普庆;钝圆刀刃切削的有限元模拟[J];工具技术;2003年08期 |
5 |
刘牧宇;国外金属切削理论研究的动向(续)[J];工具技术;1985年08期 |
6 |
胡贤金,陈章林;微机金属切削数据库的研究[J];工具技术;1998年02期 |
7 |
徐文胜;机械加工控制系统动特性分析及校正[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
8 |
赵引良;切削液的合理选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12期 |
9 |
周俊;邢蕾;;基于有限元的金属切屑过程仿真研究[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10 |
;Z剂在金属切削中的应用[J];现代机械;1975年03期 |
11 |
刘培德;;从CIRP第34届年会看金属切削研究动向[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1期 |
12 |
阎明印;郑明亮;;《金属材料切削加工性的热电识别法》[J];机械设计与制造;1990年02期 |
13 |
曹明通,王嫦娟,王力军;浅谈陶瓷材料的发展与金属切削刀具[J];山东农机;1995年01期 |
14 |
袁哲俊,李建广;金属切削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新进展[J];机械工人.冷加工;2000年03期 |
15 |
李良福;机械加工和表面热处理过程在机床设备上的组合[J];国外金属热处理;2002年04期 |
16 |
谢峰,刘正士,杨海东;金属切削刀具前、后刀面摩擦状况的数值模拟[J];应用科学学报;2004年02期 |
17 |
尹洋;面向生产的金属切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18 |
贾方;易红;王兴松;;金属切削颤振机理及其控制研究的新进展[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6年01期 |
19 |
尹洋;;网络环境中金属切削数据库系统的开发[J];工具技术;2006年04期 |
20 |
张永利;张广义;;金属切削机床常见磨损分析[J];煤炭技术;2008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