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功率DC/DC变流器模块标准化若干关键问题研究
【摘要】:电力电子系统集成技术作为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最近几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论文首先回顾了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现状,对电力电子系统集成的内容和目标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根据电力电子系统集成的目标和要求,论文着重对中功率模块标准化中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包括标准模块的级联、并联、串联方法以及稳定性问题,中功率DC/DC标准模块的拓扑筛选两大方面。
系统级联是电力电子应用中最基本的形式。级联系统的不稳定主要由于源模块和负载模块输入输出阻抗不匹配引起的,因此阻抗分析法被广泛采用。由于阻抗分析方法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其保守性和测量的简单性存在折衷。本文详细总结了各种阻抗分析方法,如禁止区方法,并提出了一种新的阻抗禁止区方法,具有测量简单和较好的保守性。
由于级联的稳定性问题主要是由于阻抗不匹配引起的,因此对单相PFC变流器、电压模式DC/DC变流器(DCM和CCM工作方式)和电流模式DC/DC变流器几个典型环节的阻抗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阻抗特性的方法。本文对描述输入输出阻抗的一些关键参数也进行了探讨,通过这些参数,可以方便地了解其输入输出阻抗特性,在设计阶段避免级联的不稳定问题。
标准模块并联问题也是系统集成中的基本问题之一。在小功率场合,下垂法有广泛的应用。在中功率场合,有源法被广泛采用。本文根据均流方法的内在机理,对各种均流方法进行了分类和比较。对并联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通过仿真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法的准确性和简单性。作为并联对偶问题,本文对标准模块的串联问题也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论文还对中功率应用DC/DC变流器拓扑(主要是全桥DC/DC变流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分类和比较。在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软开关全桥DC/DC变流器拓扑,并最后总结了11种全桥DC/DC变流器拓扑作为标准模块的候选拓扑。
|
|
|
|
1 |
顾亦磊;吕征宇;钱照明;顾晓明;;较高输入电压下系统集成的一组解决方案[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年06期 |
2 |
钱照明;张军明;吕征宇;;电力电子系统集成[J];中国集成电路;2003年07期 |
3 |
钱照明,陈辉明,吕征宇,赵荣祥,徐德鸿,吴晓波,贺益康,汪槱生;电力电子系统集成理论及若干关键技术[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4年07期 |
4 |
钱照明,张军明,吕征宇,彭方正,汪槱生;我国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电工技术学报;2004年08期 |
5 |
姚文熙;吕征宇;胡海兵;赵荣祥;钱照明;;多相同步电动机中压变频调速装置系统集成[J];电工技术学报;2008年02期 |
6 |
王兆安,杨旭,王晓宝;电力电子集成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电力电子技术;2003年05期 |
7 |
;汽车启动发电机的电能供给[J];电力电子;2005年04期 |
8 |
纪文革;刘海燕;;电力电子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探讨[J];科技资讯;2007年05期 |
9 |
刘丛伟,李崇坚,韦立祥,李发海;基于拼图方式的电力电子电机系统通用仿真软件包[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999年03期 |
10 |
赵剑锋,蒋平,唐国庆;科学的思维方法在电力电子拓扑研究中的应用[J];电工技术杂志;2001年02期 |
11 |
张伟,陈西玉;MCL型电力电子及电气传动教学实验台[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年01期 |
12 |
李天然,蔡敬义;电力电子用于电力系统无功补偿技术综述[J];江苏电器;2003年02期 |
13 |
韩继文,李耀华;复杂电力电子电机系统的建模与仿真[J];微特电机;2005年02期 |
14 |
肖立业;王子凯;赵彩宏;张志丰;惠东;张京业;刘昕;张东;林良真;;基于超导磁体和电力电子的新型桥路超导限流器[J];低温物理学报;2005年S1期 |
15 |
;台达:绿色动能布满世博场馆[J];电源世界;2010年06期 |
16 |
;低碳经济下电力电子的创新技术[J];汽车技术;2010年11期 |
17 |
林棋,郑崇苏,胡金高,陈露茜;电力电子斩波器控制的研究[J];电气开关;1995年03期 |
18 |
周炼,谢运祥;交流调速系统及相应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综述[J];微电机;1999年06期 |
19 |
;西安交通大学电力电子专用设备研究所产品介绍[J];电瓷避雷器;2000年02期 |
20 |
;西安交通大学电力电子专用设备研究所产品介绍[J];电瓷避雷器;2000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