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镰刀菌和曲霉菌真菌性角膜炎的研究
【摘要】:真菌是引起角膜化脓性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综合不同国家的统计资料,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病人数占所有化脓性角膜炎的比率高达30~65%。临床上,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相对较困难,有效的治疗手段也较缺乏,预后差。
针对真菌性角膜炎,我们已经开展了下列研究:开发了重症真菌性角膜的手术治疗方法:建立了一种新的玻片培养系统宋鉴定从真菌性角膜炎病例中分离培养到的真菌菌株,并对各分离菌株进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的测定,为临床药物的选用提供参考依据。在这一研究中,我们共鉴定了61株真菌病原,其中分离到镰刀菌33株,占所有分离菌株的54.1%,曲霉菌9株,占14.8%。由此可见,镰刀菌和曲霉菌是引起真菌性角膜炎最常见的两种真菌菌属,这一结果与其他一些国家如印度和美国南部的报道结果相类似。
临床实践中可以观察到镰刀菌和曲霉菌性角膜炎病例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镰刀菌性角膜炎早期就诊病例的临床特征为角膜浸润病灶,表现为密度浓淡不一,表面干燥,病灶周围出现羽毛状浸润;而曲霉菌性角膜炎早期就诊病例的临床特征为角膜化脓性浸润病灶,表现为密度较高,质地均匀一致。晚期就诊病例,两种角膜炎的特征差异不明显,均表现为大量的组织化脓性坏死,出现角膜脓疡或深层溃疡,甚至角膜穿孔。
为观察镰刀菌和曲霉菌所导致的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发展过程和表现的差异,以及两种真菌性角膜炎发展过程中真菌病原的繁殖和炎症细胞在角膜组织内浸润的演化过程,以
|
|
|
|
1 |
张艳蔚;;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J];工企医刊;2008年05期 |
2 |
谢立信,史伟云,董晓光,王治宇,刘敬,王晶;108例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研究[J];眼科研究;1999年04期 |
3 |
陆肇曾;;真菌性角膜炎及其治疗现状[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3年05期 |
4 |
刘君;;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体会(2例)[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4年22期 |
5 |
张甦琦;中西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05年01期 |
6 |
梁兴国,易桂兰,张清琳;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2001年06期 |
7 |
刘宁宁,庞桂华;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体会[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
8 |
刘鲁霞;;真菌性角膜炎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7年23期 |
9 |
赵东卿,孙秉基,王印其,张月琴,李家臣;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分级及手术方式选择[J];眼科研究;1997年04期 |
10 |
凌懿;;酮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1999年04期 |
11 |
李庆国;张秀英;;110例真菌性角膜炎临床诊治分析[J];工企医刊;2004年05期 |
12 |
杨国雄;周清梅;;咪康唑治疗实验性真菌性角膜炎疗效观察[J];中原医刊;1992年05期 |
13 |
黄文敏,胡穗曦,连玉;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病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J];伤残医学杂志;2001年02期 |
14 |
李建国,杨玉蓉,崔国华;Nd∶YAG激光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应用[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0年04期 |
15 |
王炳亮,姬亚洲,宋新华,谢晓娟,韩宝军,毋艳君,霍永军;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分析[J];眼科研究;2001年05期 |
16 |
蔡丹;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护理程序探讨[J];临床医学;2001年04期 |
17 |
赵安利,周海松;氟康唑治疗14例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体会[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2年04期 |
18 |
马灵军;张丽娟;贺丹;郝继龙;王晓东;;吉林省真菌性角膜炎病原学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年01期 |
19 |
高洪秀,王伟,王宏;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1年02期 |
20 |
谢立信;马琳;;真菌性角膜炎[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