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受体介导的内吞在壳寡糖激活巨噬细胞中的作用
【摘要】:几丁质又称甲壳质,是N-乙酰葡萄糖胺(NAGA)经β-1,4糖苷键连接的线性同源多聚体,它广泛存在于昆虫、甲壳类动物外壳,真菌及酵母细胞壁以及一些藻类中,是自然界第二大多聚物。几丁质的部分脱乙酰产物是壳聚糖。几丁质与壳聚糖因具有无毒、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可降解性等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它们作为功能性生物多聚物已应用到制药、食品、美容等多个领域。研究表明,几丁质和壳聚糖的这些生物学特性的发挥不仅与其化学分子结构有关,其分子大小也是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为了使其在人体内充分吸收,除了在几丁质和壳聚糖分子中引入多功能基团增加其水溶性外,现在更倾向于通过化学、辐射、或者酶解等方法对壳聚糖进行降解以获得其寡聚体——壳寡糖。壳寡糖一般是由3—10个N-乙酰葡萄糖胺或氨基葡萄糖组成的寡聚体,具有低分子量,水溶性好,粘滞度低,易分散吸收等特点,也被证明具有抗肿瘤、抗菌作用,可被用作药物的持续释放载体,促进伤口愈合,和促进腺病毒转染哺乳动物细胞等多种功能。
壳寡糖发挥生物学效应的机理与激活多种免疫效应细胞(如巨噬细胞、T细胞、NK细胞),诱导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集落刺激因子(CSF)有关。我们以往的实验也证明壳寡糖可以刺激RAW264.7细胞释放一氧化氮(NO)、TNF-α、IL-1 β,NF-κ B在此激活途径中起信号传导的作用。然而,壳寡糖作用、激活巨噬细胞这一重要免疫细胞的机制尚不明确。有学者认为NAGA与巨噬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的结合是激活巨噬细胞的先决条件,甘露糖受体则可能参与此识别过程。
本研究主要探讨巨噬细胞结合、摄取壳寡糖的机制,以及巨噬细胞表面膜受体在壳寡糖激活巨噬细胞中的作用。 结果显示:壳寡糖与巨噬细胞之间的作用是结合、内吞、转运这样一个逐步内在化的过程。此过程十分迅速,且易受温度的影响,表现在低温(4℃)情况下,巨噬细胞只能结合不能摄取壳寡糖,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