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征用过程中的农民态度和行为研究
【摘要】:本文以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路桥的加速城市化进程为背景,立足社会学及社会心理学研究视角,采取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描述了现阶段农民对我国土地征用及有关农地政策的态度。由于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基本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其赖以存在的制度环境和服务目标已经转变,不适应性和滞后性日益彰显,引发了大量的农民上访、对抗事件。通过对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征用现状、现象及其深层原因的微观考察、剖析,文章认为政府征地与农民利益之紧张关系主要表现在征地与补偿、失土与再就业、养老与保障、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大量的政府预征土地行为等方面。而政府主导型城市化,土地补偿机制不合理,法律、法规与政策间的不一致是引致土地征用现状的深层原因。因此,推进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必须实现政府职能的有效转变。具体表现为:最为关键的是要明确土地产权,加强对农民利益的保护,切实落实农民土地权益;严格征地用途,规范征地程序,提高征地标准、实现补偿的合理性,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和再就业机制,实现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保障和制度本身的改进。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