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化床焚烧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液的结焦结渣特性研究
【摘要】:焚烧法处理化工高浓度有机废液是一种简单、高效、环保、可行的处理方法;但是,化工行业所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液含有NaCl、Na_2SO_4、Na_2CO_3等碱金属盐;这些有机废液焚烧时易造成焚烧炉的结焦结渣。因而,研究流化床焚烧高浓度有机废液的结焦结渣机理、影响因素及其解决方案对焚烧炉的可靠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本文研究了高浓度有机废液的燃烧特性和热解特性,目的在于考察其着火特性、燃烧燃烬特性和污染物排放水平;并根据热重曲线,得出它们的燃烧、热解动力学参数。研究表明:高浓度有机废液粘度低,具有良好的雾化特性,但由于其热值较低,使得着火温度较高;而混煤有机废液含有较多的可燃成分以及对燃烧反应起催化作用的Na基等化合物,使得混煤有机废液相比原液更易着火,且燃烧稳定、良好,燃烬时间也较短。
针对高浓度有机废液中碱金属含量和焚烧温度对流化床焚烧炉结焦结渣的潜在影响,开展了不同焚烧温度条件下有机浓缩废液焚烧时的结焦结渣特性研究。研究表明:有机废液的焚烧程度与焚烧温度呈同向变化,焚烧炉的结焦结渣程度随焚烧温度的升高按一定的规律增长,床层的流化程度也越来越差;灰渣物相组成由以钠的硫酸盐、氯化盐为主转为以钠的硅酸盐、硫酸盐为主,灰渣微观结构由疏松的絮状逐渐转为结构比较致密的玻璃状体。
向炉内添加添加剂抑制焚烧炉结焦结渣的试验研究表明:加入添加剂石灰石、氧化铁、高龄黏土,焚烧炉的运行均比较稳定、床层流化正常,炉壁和床层等区域的结焦结渣很轻微;当加入添加剂氧化铝时,高温下焚烧炉流化不稳定,炉壁区域有较多的黏附物,床层区域也有大的粘结团,说明氧化铝不能很好地抑制焚烧炉的结焦结渣。由于使用氧化铁的成本较高、石灰石对灰熔点影响的非单一性,研究认为高龄黏土是经济、实用的添加剂。
|
|
|
|
1 |
孟庆欣,别如山,陈庆敏,袁进涛;含稀硫酸的实验室有机废液焚烧SO_2排放特性试验研究[J];电站系统工程;2005年05期 |
2 |
吕宏俊;李晓东;徐茂蓉;池涌;严建华;;石灰石对流化床焚烧炉结焦结渣的抑制特性研究[J];锅炉技术;2006年S1期 |
3 |
竹林保;徐树兰;;流化床热交换器的开发[J];国外舰船技术(特辅机电设备);1984年10期 |
4 |
李媛;斯图加特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焚烧工艺[J];节能与环保;2004年07期 |
5 |
王秉铨;生活垃圾焚烧炉的选型与设计[J];工业加热;2001年04期 |
6 |
李佳;陈畅;;流化床污泥焚烧炉Pyrofluid~技术及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2009年14期 |
7 |
傅剑敏;徐江锋;戴海润;杨光丽;王欣;令狐文生;;污泥焚烧工艺研究与进展[J];能源与环境;2009年06期 |
8 |
杨婷婷;沈伟;;污水厂污泥流化床焚烧炉处置工艺初探[J];净水技术;2010年04期 |
9 |
曹玉春,严建华,李晓东,陈彤,池涌,岑可法;垃圾与煤流化床混烧及其排放特性[J];热力发电;2005年11期 |
10 |
李斌,杨家林,蒋旭光,池涌,严建华;高浓度有机废液的流化床焚烧技术及二次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0年02期 |
11 |
卿山;王华;何屏;;医疗废物焚烧过程中氯的析出试验[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
12 |
杨家林;吕永仁;杨冠南;张德胜;;生活垃圾流化床锅炉进料问题及装置研制[J];能源工程;2007年04期 |
13 |
张莉莉;;城市生活垃圾发电焚烧设备的选型[J];天津科技;2009年03期 |
14 |
刘沪滨;;各种焚烧炉在市政下水污泥焚烧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15期 |
15 |
徐茂蓉;徐文胜;吕宏俊;马静颖;严建华;;混煤农药废液流化床焚烧的排放特性研究[J];锅炉技术;2006年02期 |
16 |
唱鹤鸣;丁建东;;异重流化床垃圾焚烧炉设计和中试运行[J];江苏环境科技;2006年05期 |
17 |
吕宏俊;李晓东;;高浓度有机废液的燃烧特性和动力学参数研究[J];锅炉技术;2007年01期 |
18 |
赵云华;曾令艳;陆慧林;刘文铁;;管式布风装置对流化床焚烧炉内流化特性的影响[J];过程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
19 |
李媛;流化床焚烧工艺在污泥处理中的研究进展[J];节能与环保;2004年02期 |
20 |
姜绪木;杨贵;别如山;;合金材料在高浓度HCl气体中的腐蚀特性实验研究(Ⅱ)[J];电站系统工程;2006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