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相转化法制备PVDF微孔膜过程中的结构控制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聚偏氟乙烯(PVDF)由于具有优异的力学强度、化学稳定性、耐辐射特性、耐热性等特点,已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聚合物膜材料之一。对于溶液相转化法制备PVDF膜,工艺条件简单,容易成膜,但是存在着膜结构难控制、重复性差而且膜强度低的缺点。针对存在的问题,本论文主要对溶液相转化制备PVDF微孔膜过程中各工艺条件对成膜相分离行为以及膜结构的影响进行系统地研究,得出PVDF成膜机理以及各工艺条件、相分离行为和膜结构的关系,达到从根本上控制膜结构的目的。在上述成膜机理和成膜规律的基础上,制备了性能优良、结构可控的均质PVDF平板微孔膜和PVDF平板复合膜,并且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考察膜的性能。
考察了单个因素对PVDF成膜过程中相分离行为以及最终膜结构的影响。采用光散射浊度仪和光透射仪测定了制膜液体系热力学性质和成膜过程的动力学过程,结合得到的膜的结构和性能,发现PVDF浓度、凝固浴组成、添加剂种类和含量对PVDF铸膜液相分离过程、膜结构有很大的影响,而铸膜液温度、凝固浴温度以及蒸发时间对成膜过程以及膜结构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小。在上述制膜过程中,出现了不能用经典成膜理论完全解释的实验现象和膜结构。于是针对制备的膜大部分为不对称结构——皮层和亚层,将成膜过程的光透量变化图上的两段时间设定为皮层分相需要的延时时间(t1)和亚层分相时间(t2),提出皮层和亚层不同分相机制的成膜机理。
在快速分相的体系,这里主要指溶剂/非溶剂相互作用,皮层的生成主要由制膜体系热力学性质控制,低聚合物浓度时(12wt%),皮层的分相以瞬时液液分相为主,最终生成多孔表层,孔径达到0.1~0.3μm;当聚合物浓度较高时(12wt%),皮层的分相以液固分相为主,生成了致密颗粒状的表面,表面的孔径10~20nm;分相需要的时间(延迟时间t1)由体系溶剂/非溶剂相互扩散决定,相互扩散速度慢,t1长,相互扩散速度高,t1短。亚层的分相由动力学过程控制,发生液液分相;分相的时间和亚层结构受制膜体系热力学和扩散过程的影响;制膜体系不稳定、并且扩散速度快时,分相时间(t2)短,为瞬时液液分相,亚层中容易生成指状大孔结构;制膜体系较为稳定并且扩散速度慢时,分相时间(t2)长,为延时液液分相,容易生成海绵状孔结构。并且这个相转化过程中,结晶化作用越来越重要,膜的结晶度增加。在这一系列研究中还发现,PVDF的结晶性导致的结晶化作用对动力学过程有一定的影响,尤其在PVDF浓度较高的体系
|
|
|
|
1 |
宋红兵,谢立青,王海燕;聚偏氟乙烯辐射效应的研究——Ⅰ.高剂量区晶体损伤加速机理的探讨[J];中国科学A辑;1997年11期 |
2 |
王继徽,蒋忠锦,孙际琪;铝合金表面稀土转化膜成膜机理初探[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
3 |
赵春林;陈晓龙;张少平;王惠明;;高弹性丙烯酸防水涂料的研究及其应用[J];中国建筑防水;2010年08期 |
4 |
陆亨荣;;建筑涂料的主要成膜物质[续][J];化学建材;1986年05期 |
5 |
李伟,李国新,焦清介,刘淑珍;真空蒸镀太安成膜机理分析[J];兵工学报;2001年03期 |
6 |
冯春生,吴庸烈,李国民;F2.4微孔膜的制备及在膜蒸馏过程中应用的初步研究[J];膜科学与技术;2003年03期 |
7 |
李先锋,吕晓龙,马世虎,于忠海;热致相分离制备聚偏氟乙烯多孔膜的结构表征[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
8 |
李新起;闫肖萌;方俊武;董斌超;高朋召;;无机膜制备工艺、改性及成膜机理的研究进展[J];陶瓷学报;2008年02期 |
9 |
赵强;周婉秋;武士威;李华为;于湛;付雅君;;镁合金无铬化学转化膜的研究进展[J];电镀与精饰;2010年08期 |
10 |
苏洁;相波;李义久;;聚偏氟乙烯(PVDF)膜化学法亲水改性技术[J];净水技术;2011年01期 |
11 |
郭德胜;水玻璃涂料的成膜机理及其改性途径[J];化学建材;1988年04期 |
12 |
李伟,焦清介,李国新,刘淑珍;真空蒸镀炸药研究[J];火工品(火工品与烟火);2000年04期 |
13 |
于兴文,曹楚南,严川伟,林海潮,周德瑞,尹钟大;LY12铝合金表面Ce转化膜成膜机理研究[J];金属学报;2000年09期 |
14 |
李剑;席靖宇;宋青;唐小真;;PVDF/ZSM-5复合微孔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J];电源技术;2005年12期 |
15 |
温世敏;刘志刚;;PVDF振动传感器的设计及在点火发动机中的应用[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6年03期 |
16 |
武春瑞;吴刚;陈华艳;贾悦;王暄;吕晓龙;;PVDF疏水中空纤维膜与组件对真空膜蒸馏性能的影响[J];功能材料;2008年06期 |
17 |
龙飞;范永生;王保国;;全钒液流电池用PVDF基离子交换膜[J];电池;2009年02期 |
18 |
李倩;许振良;吕洁;;凝固浴组成和温度对PVDF疏水微孔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
19 |
刘晓娟;彭跃莲;纪树兰;;一种新的制备有机-无机杂化膜的方法——前驱体水解聚合法制备聚偏氟乙烯-硅杂化膜[J];膜科学与技术;2008年01期 |
20 |
吴刚;武春瑞;吕晓龙;;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蒸馏性能研究[J];水处理技术;2008年05期 |
|